1#
我怀揣了祖父的历史
  ——关于奋斗品格的一些碎片
  阿乙
  
  
  (一)服装
   2004年北京冬天据说比往年同期要冷,在零下七度、零下八度的惊呼声中,我裹着在上海添置的过冬衣物走在街上。朋友说,是时候了。这句话说到一九、二九都过了,只剩下一个三九了,我才因为突然的无所事事而采取行动了。我从银行卡里取了一千元。
   我拿一千元买衣服还是近半年养成的习惯。大约是八月份的时候,我在广州,从北京来了个美女老乡。我在健力宝大厦底层等她,见诸色人等衬衣笔挺地进进出出,觉得自己委实有了给改革开 放抹黑,加上要接的人不是善物,对人有时尚与否的苛求,故进了那底层一个品牌店,先买了一件休闲上衣。比划了几下,觉得跟我的裤子实在不配,在导购的热心关怀下,便又买了一条瘦长的裤子。当我的目光无限委屈地延伸到自己带黄泥的皮鞋时,我看看了自己的钱包,觉得面子被灼伤了。但是钱包里的一张卡还是提醒了我,我仰着鼻孔说,帮我刷了。
   在此之前,我买衣服一直有个原则,过百的通通不考虑。我记得有天去了个廉价的大集市,一个老板拿着一款一眼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的皮鞋对我说,180元,一副很装逼的样子。我视之无物,脚步加快,越了过去。后来就发生了一起追赶,我越是不理,老板越是追得紧,等他的自尊也伤害得差不多了,我才从口袋里取出50元,换了那双皮鞋扬长而去。后来还是有人对我说,这皮鞋如何值得了50元?
   “不过百”三字原则是我姐给我定下的原则,早期售货员出身的生意人,我姐,在实践上深通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说,以为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卖东西的人会爱顾客甚过钱。姐对我说,你买东西不识真假,只会吃亏。所以你买东西莫过百,这样就不会冤枉多少了。想起来也是,以我当时工资(每月800元)计,用300元去买件废品,对我生活和做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我如今敢于过千,也是因为自己的工资翻了10倍,对商家恐怖主义行动的承受能力增加了。而且还有一个经验是,我发现就假货而言,一千元的东西还是要强于一百元的东西,至少是在款式上。
   而在小时候,我最习惯听到的是“捡衣服穿”。我妈妈的理论是,弟弟要捡哥哥的衣服,哥哥要捡爸爸的衣服。多年后,一件童衣被翻了出来,妈妈得意地说,这件衣服从老大流过了老细,最后流到了外甥身上。妈妈多年后的得意是一种子孙满堂的愉悦,却昭示了当日生活的艰难,和节省的必要。如一切人一样,我也曾羡慕过班上那位穿得最帅的男生。有一天我做梦,梦见自己穿着深色西装短裤和白色衬衫,扎着最鲜艳的红领巾出现在同学们当中。第二天我上学时发现这个场景出现了,只不过主角不是我。这简直就是女人被抢,我恼羞成怒地回家示威,但是妈妈根本没有理会这件事情,我以头抢地也没有用。后来我一直比较喜欢我的哥哥,是因为他像大人一样走过来说了一句: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嘛。
   这句话证明了我有正常的欲望,而并不是一定要破坏我家庭的经济建设。我是在健力宝大厦底层用刷卡和甩光钱包的行为才顿悟到习惯的根深蒂固的,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我可以用一千元去买衣服,我有权力这么做。而我现在去饭馆吃东西还总是会点上一个炒蛋或蛋汤什么的,蛋早就是个便宜的东西了,弄熟了也就五毛钱一个,生的话去超市一次买一格,也就人民币十几二十块。但我现在还是把鸡蛋放到最后我吃饱了的时候吃,几乎把它们当成熊掌了。我现在也醒悟过来,我的鸡蛋崇拜症源自小时候没有充足的油水,吃猪肉要等猪崽子慢慢长大,那是一项耗时巨大的等待,而等母鸡挤屁股,这个时间就不那么长了。母鸡有时候大过一切,娇贵得和一个败家小姐一样,用她令人烦躁的哼叫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大家都得听着,都得排队听着。
   在1994年至2002年长达八年间,我保持着每年只买一两件衣物的习惯。这倒不是因为我穷,而是因为我上的是警校,做的是警察。公家除了内裤不发以外,连绒裤都给你配齐了。而我在这八年间,经历了中国公 安的三次时装革命,起初的两次都是绿色的底色,最后的一次是蓝黑的底色。据说,最后一次是彻底与国际接上了轨。不过我有点搞不懂,一个中 国警察,一年也碰不上几个老外,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人,要在穿衣上接那个轨干什么?过去没有警衔,大家的衣领上都有红布块,不也过来了吗?三次时装革命带给我的是三件不同的大衣,三套不同的衬衣,衬衣分春秋两式,这样就有六件了,考虑到换洗,六件至少要变成12件了。对啦,还有短袖、长袖之分,总之是你没想到的,衣服自己都想到了。这样堆起来,我还要买衣服干什么?
   我后来不做警察了,才知道自己在时装上是穷人。往往拿不出几件属于自己个人的衣服。2004年秋天来北京做事后,认识了一个朋友,在国 家某局上班,她倒没什么制服,但是公家会发不少的名牌,今天发的是演出服(也就一次国庆合唱什么的),明天发的是工作服。搞不清楚什么来由。
   这个朋友的经历让我懂得,一个好的行 政单位不但发给制服,连生活服装都会考虑到。这就是所谓的铁饭碗。
  


转自: http://www.ic37.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