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人民币升值弊多利少 [复制链接]

1#

1994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没有变化,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不断增大,这说明其实贸易逆差不能归因于汇率因素,而是另有原因。

    2003年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比上一年飙升了17%,创纪录地达到了GDP的4.5%。而2004年美国政府的财政预算甚至可能高达5210亿美元,超过GDP的8.2%。在这一形势下,美元注定还会继续贬值。

世界经济仍然充满危机

    如果不是日本和中国大张旗鼓地购买美元,美元的贬值可能会更加严重。但即使中日两国央行今后一段时间会继续通过购买美元来抑制本国货币升值,它们也不可能永远这样做。危机正悄然显现。

    在日本,货币当局宣称,将拿出比去年更大的魄力来收购美元,但去年创纪录的购买力度仅仅迟滞了日元的升值速度。2003年,日本购买了5260亿美元,日元兑美元却从一年前的120∶1升至105∶1。

    在中国,政府大量购买美元的结果是国内货币供应量随之增加。当然,如果国内经济活跃,通胀压力比较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不至于产生太大的负面效应。去年中国采取一些刺激股市的做法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活力。但是,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已经出现了上升趋势,这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太快了。政府希望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而这就需要货币供应的增速慢一些。

    美国正感受着其实行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后遗症,例如就业市场萎靡不振,消费者信心不足,以及进口价格随着美元贬值而上升等。今年1月,进口价格上涨了1.3%,这是自2003年2月以来增幅最大的一个月。

中国为何成为“替罪羊”

    事实上,尽管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非常显著,但主要是建立在一些不太稳固的支撑点上。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强劲而持久,美国的贸易赤字和美元贬值也许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但情况并非如此。不仅美国经济复苏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且几乎没有人知道美元贬值到底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一些政治家们总喜欢寻找某个单一原因来解释所有问题。随着2004年美国的财政预算和贸易赤字可能大幅攀升,美国经济“复苏”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必须为此寻出一个“说法”。既然美国贸易赤字中的1/4与中国有关,于是乎中国就成了一只近在眼前的“替罪羊”。

    欧洲经济发展低迷主要是因为其自身不愿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而并非是对外贸易的压力。欧洲对美国出口仅占其出口总量的8%,因此就贸易而言,欧洲其实有能力承受一个强势欧元,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央行迄今并未采取更加强硬的干预政策。但这并不影响欧洲寻找替罪羊的热情。同样,日本也逐渐将矛头指向中国,尽管它对中国的出口正在急剧增加。

    今年2月,七国集团在美国发表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把中国挑出来作为一切问题之源,认为只要调整人民币汇率,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反映了主要国家要么没有充分意识到所谓中国贸易顺差的真实意义,要么出于政治考虑而有意忽视这一点。

    这种观点认为,从1994年起,人民币价值被严重低估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1994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没有变化,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却不断增大,这说明其实贸易逆差不能归因于汇率因素,而是另有原因。

    1994年以来,中国出口已经增加了两倍,其中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完成了出口总量中的65%。这一状况是10年来大量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必然结果。随着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由跨国公司实现的出口在中国出口总量中的比例还会提高。

况且,中国购买美元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而并非其不断减少的贸易顺差。如果按照七国集团的要求重估人民币汇率,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降低中国的发展速度,并可能对整个亚洲带来不确定因素。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弊多利少,同时,对日美经济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对亚洲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增长弊多于利,因此当前人民币不应该升值,更不应该大幅度升值。

  关于人民币升值,国际上一直议论纷纷,特别是日美等国极力要求中国调整货币汇率,使人民币升值。欧洲舆论界不少人也认为,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200亿美元,只有人民币升值,贸易逆差才有办法改善。

  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何在?为何这些发达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为何亚洲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货币汇率问题基本不表态?日前,日本早稻田大学亚太经济研究中心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林华升">林华升ersonName>教授来到上海社会科学院,就上述问题谈了他的看法: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弊多利少,同时,对日美经济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对亚洲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增长弊多于利。

  不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林华升">林华升ersonName>教授先谈到人民币升值的潜在好处:对偿还外债有利,对进口贸易有利,对抑制通货膨胀有利,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有利,对人民币朝向区域货币和国际货币方向迈进有利。

  然而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林华升">林华升教授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弊更多。

  第一,削弱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中国商品以“价廉物美”打进世界市场,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以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第二,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数量将减少。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缺少外资,或者是外资骤减,将对中国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虽然人民币升值对已在华投资或在华拥有资金的外国企业家有利,因为他们的资产将会增值,但却会使即将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家裹足不前。因此,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利。

  第三,对发展中国的国内旅游业不利。人民币一旦大幅度升值,对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将起负作用。当然,人民币升值,也会促进中国人出外旅行,但由此带来的外汇流失对中国也是不利。

  第四,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将大幅度缩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4033亿美元(2003年底),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中国的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美元储备便会缩水。

  第五,中国经济有可能失控。维持货币汇率稳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金融货币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旦大幅度调整货币汇率,失控的可能性很高。

  日本就是很好的借鉴,日元汇率的大调整(大升降),把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卷进经济混乱的深渊,从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至今,日本经济始终无法复苏。

  林华升说,显然,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在探讨到底利多弊少,或是弊多利少的同时,有必要分析一下,为何以日美为主的国家想通过种种渠道,让人民币升值呢?其动机和目的何在?

  日美两国的动机和目的

  林华升认为,日本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和目的非常明确。

  第一,希望藉此改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日美认为要缩减对华贸易逆差,惟有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减从中国的进口,藉以缩减日益膨胀的对华贸易赤字。

  对此,林华升认为有三点必须同时指出:

  (1)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但是美国仍然无法限制或阻止日本商品向美国大量出口,美国对日本贸易始终是逆差。

  (2)中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购买国。中国利用对美国贸易顺差来大量购买美国国债,高达1220亿美元(截至2003年6月的累积额)。中国如果没有此种贸易顺差,美国发行的国债,除了日本购买之外,很难找到其他的大买家。

  (3)中国对日美的贸易出口,占日美总进口的百分比非常低,因此,削弱由中国的进口,根本无法扭转美国庞大的国际贸易逆差和改善日本国内的低迷经济状况。

  当然,中国的出口,主要还是由在中国的日、美、欧企业促进的,因此,中国出口减少,首当其冲受影响的还是跨国企业。

  第二,希望藉此改善日美国内的通货紧缩问题。现今,以日美欧为主,都或多或少地陷入通货紧缩的泥沼。尤其是日本,除了要处理不良债权和推行企业私营化之外,便是根除通货紧缩。而此通货紧缩的祸根,不少日本人认为是来自中国货的“廉价输入”,因此他们迷信,只有迫使人民币升值,削减中国货的廉价进口,才能解决国内通货紧缩问题。但是,如前所述,中国的进口占日美的总进口比重非常低,对解决日美国内的通货紧缩问题,可以说无济于事。

  第三,希望藉此制止日美企业对华投资。日美企业大量地对外投资,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失业率激增,对此问题,日本看得比美国严重。主要的原因是美国除了大量向海外投资之外,也同时吸引了大量的日欧资本来弥补国内的产业空缺。

  日本企业大举向海外进军时,未及时大量引进外资,顿时有“产业空洞化”之感,同时失业率激增至战后最高数字,为了解决此问题,希望人民币升值,减少企业对华投资,问题是,日本资本不去的话,美国资本就会去;欧洲资本不去的话,亚洲华人资本也会去,结果大家还是争先恐后地到中国投资。

  林华升说,美国的经济从各项指标上看,均有不俗表现,但却无法降低国内的失业率,而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又直接关系即将进行的美国大选,为应付选民及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美国政府不断对中国施压。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直徘徊于低谷,而小泉上台后实行的经济改革也陷入困境,小泉政府的支持率不断下降,为转嫁国内对其改革的失望,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作为转移视线的理由是最好不过的了。

  人民币升值对亚洲的影响

  林华升教授表示,在亚洲发展中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几乎没有听见。亚洲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对中国贸易顺差,同时,企业也纷纷向中国转移,因此,不太期待人民币升值。

  不过,假设人民币升值,东盟等亚洲国家将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中国商品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力降低,有助于东盟商品在亚洲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第二,欧、美、日的海外投资将会逐渐由中国转移到东盟来,而东盟的对华投资可能逐渐减少,东盟一些国家的外来投资,可能会更快地增加。

  总的来说,亚洲发展中国家并非强烈希望人民币升值,况且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由经济和商业问题转变为政治和外交问题。

  应同几种主要货币挂钩

  林华升教授称,中国一再强调,保持汇率稳定是大前提,汇率升降应该由市场经济来决定,应该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弊多利少,同时,对日美经济的改善起不到有利效果,对亚洲经济的复苏和稳定增长弊多于利,因此当前人民币不应该升值,更不应该大幅度升值。

  不过,中国已加入WTO,中国经济已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币的价值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汇率调整在所难免。

  林华升认为,原则上不应急促和大幅度调整人民币汇率。同时为了避免较大的风险,人民币应该同时和世界上几种主要货币(除美元外,应该增加欧元和日元比重,不过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变动的因素,也应该时时考虑在内)挂钩。

  此外,中国应加强和促进与亚洲国家和地区在金融货币政策上的合作,以确保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亚洲各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实施也有“软肋”

  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是一回事,货币政策的实施又是另一回事。相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其特点。这个特点一是,货币政策的“力度强”而缺乏其“柔韧性”,二是,中国的中央银行缺乏有效实施政策的环境。这分别是,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匮乏和央行的非独立性两个“软肋”所致。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成熟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个“组合拳”,有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汇率、准备金率、贴现窗口等等。而中国的汇率“盯死”一种外币,失其一利器;利率尚未市场化,又失其一利器;贴现窗口和公开市场操作由于利率的管制,使其政策传导受阻,又失其一利器的大部分锋芒;计划经济下的“信贷额度管理”已经取消,又失其一利器。仅剩的是准备金率、利率的官方调整、大打折扣的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去年第四季度,中央银行为控制信贷的过快增长,所采取的政策也只有将准备金率调高和“道义劝告”。

  中国货币政策的第二个“软肋”是,与世界上大部分市场经济的国家不同,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再次规定,中国的中央银行是完全在政府的领导之下,没有独立性。这就导致中国的货币政策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而是“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货币政策与央行的货币政策的重要区别在于,保卫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仅是政府在GDP增长速度、就业增加、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保持出口增长等一系列重要政策中的一项,而保卫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则是央行所追求的惟一目标。很明显,当通货膨胀的压力还未足以损害GDP的增长,当通货膨胀还未产生比就业更沉重的压力,当通货膨胀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或苗头的时候,让政府断然下定采取“较紧”的货币政策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2004年的中国货币政策的预计,政府、特别是央行已感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力图采取适度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希望避免对国民经济造成过大的影响。但是,较紧的货币政策能不能真正实施,最终还取决于什么是中央政府面临的最最重要的问题和挑战。

  影响汇率的变量很多

  2004年金融政策或改革的另一个要点是,汇率的稳定与改革。官方的讲法是,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什么叫“形成机制”,能理解的人恐怕不多;什么叫“合理、均衡”,市场供求决定的就是合理、就是均衡,所以,合理的就是均衡,均衡的自然合理;变动百分之几叫“基本稳定”,这都是一头雾水。尽管,理论上有很多“汇率假说”,其实,我的理解是,汇率是“市场加密谋”的结果。毫无疑问,市场供求是决定汇率基本的、长期的趋势,而在此基础上的“密谋”则决定了短期的波动。就长期趋势看,一国汇率的走向,与其经济规模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扩大,与其经济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提高成正比。我们只需拿30年前的德国、日本,20多年前的台湾、韩国、新加坡的汇率与今天的汇率做一个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只要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全球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币的走强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就短期看,就2004年看,则是一个多变量的随机事件。这些变量重要的有,国际收支、价格、经济增长、就业、国际环境、重要能源的供需等等,还有国内外政治的因素。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常常让人大跌眼镜的扑朔迷离,又千变万化的市场。对企业家来说,能做的只有采取各种措施规避短期汇率风险,可惜的是,我们的银行所能提供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太少

分享 转发
TOP
2#

接受挑战![em01]
TOP
3#

中国影响世界[em07]
TOP
4#

个人意见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国家!那将更加的加大贫富悬殊!
TOP
5#

我也不希望人民币升值,这样对国民、国家都是不利的!
TOP
6#

亏大了,我的那几张美圆不是少换了几十块人民币了。

[em01]
TOP
7#

呵呵,无稽之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