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八亿张嘴保安全 收入低 监管差 维权难 ——农村食品消费调... [复制链接]

1#

为八亿张嘴保安全 收入低  监管差  维权难 ——农村食品消费调查与思考之二

     记者调查中,农民说一生大事是吃饭、盖房、娶媳妇。食品安全 得不到保证,虽然不能把人一下子撂倒,但长期消费伪劣食品,累积 到了一定程度,身体就会产生突变。记者接触的农民中,不少人家里 都有亲属在40—50岁早亡。农民属于弱势群体,没有医疗保障,一旦 患了重病,高额的医疗费会给家庭造成极端贫困。但在目前的生活状 况及市场状况下,农民的低收入决定了低消费,而伪劣食品生产企业 对农民需求与消费较为了解,打出低价位、以货易货等旗号,使劣质 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   天津是沿海发达城市,农民收入相对吉林要高一些。以碳酸饮料 为例,在蓟县的集市和小卖部,都有可口可乐;而在吉林一些农村, 连卖东西的店主,不仅没卖过,也没喝过。两地的农民都反映,当地 公布的统计数字,远远高于农民的实际收入。   记者调查的大绥河镇治新村某小队,有30多户人家,户年收入3 万元的4—5户,超万元的5户,5000元至1万元间的有10户,5000元以 下的有15户,最少的户仅2千—3千元。高收入的户主要靠做生意,中 等收入的户是靠种地、散养家禽家畜,低收入户只靠种庄稼为生。60 %—70%的家庭除种地外没有新的增收来源。   记者调查中发现,一些好销的品牌食品,不少是单体小包装,零 售价格从几角钱到一块钱。小店主说这种价格卖得动,像大袋方便面, 名牌的卖不过杂牌的,原因就在于差了好几角钱。   由于收入水平所限,多数农民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 其次是好吃不好吃,再次才是坏没坏。被采访的农民对食品的认识仅 限于“食品的营养问题从没考虑,要营养就吃鸡蛋”,“白酒入口不 辣、不冲、不上头,就是好酒”,“饮料又甜又杀口就行”。为数较 多的农民盖房、娶媳妇一般都大量购买便宜饮料,一位农民说,这些 是敢花钱的,像他家前年盖房,买不起饮料,就用醋加糖精在大桶里 用井水一搅,乡亲们喝着美滋滋的。   53岁的姜凡,一家3口人,年收入1.4万元,儿子在外打工。即 便是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回答买食品首要考虑的因素时,他不假思索 地说:“买烂乎的(便宜的)。”他说屯里人买食品,一般店主说新 鲜,又瞅着干净就买。姜凡说,有些食品是用包米和骑三轮送货的交 换来的,他说一堆包米换不了啥,康师傅方便面没吃过,可口可乐没 喝过,年纪大了,熬点(少买、少用)没什么。   记者与不少农民交谈发现,许多农民选择食品有从众心理,看人 家没吃倒喝倒,没肚子疼就随大溜买。   记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儿童是食品消费最大的群体。他 们每天要花一元左右买零食,一些小孩购买的小食品,像黑皮雪饼两 小片装0.20元,奶片(5片)0.50元,看似便宜,其实比城里论斤 卖或大包装的单价要贵得多。   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在记者所调查的地方,农民维权意识极为淡 漠。在吉林省大绥河镇是零投诉;天津有关部门统计显示,城市与农 村居民申诉数量比为5.74∶1。治新村农民都买到过变质食品,发现 不好就喂猪喂狗。当回答为什么不退换或投诉时,他们一致回答,乡 里乡亲的,磨不开面子,怕人们说不正经。农民这种善良心,使买卖 双方互相谅解、麻木不仁。   农村食品问题一大堆,而监管也同样问题不少。记者发现,目前 城市里食品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农村都有,而且农村的问题更为普遍、 更为突出。城市里存在食品安全监管政出多门,农村不仅如出一辙还 有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   “现在农村食品漏洞太多,主要是各部门配合不到一起,技监管 标准、工商管流通、卫生管发证,看似各司其职,其实不如联合执法, 系统实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几位农村基层负责食品监管的人员对 记者说。   “食品监管部门缺钱少人,力不从心,先得找食哪顾得上治理。” 吉林省一位基层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农村食品问 题挺多,如某酱油加工点,用毛驴车拉个大桶,桶里装上兑制酱油的 色素等,到大河边灌满水,搅和搅和,拉回就卖。农村应加强食品监 管,但食品监管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保证费用,可到了基层,经 费和人员都不能保证工作需要。像我们这儿,上级拨的工资仅是60% —70%,到镇里扒了一层皮后,到我们手里就剩一半工资了。这里的 财政是赤字,看不到什么希望,交通工具也解决不了,这么大片地方, 跑得很困难。所以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先创收解决吃饭问题,但贫 困地区创收也很难。解决经费的主要手段是以罚代管,食品定期检测 也做,收200元检测费后,给一张单子,就算完事。除创收外,每年 主要工作就是节假日市场检查和上级交给的任务。农村老百姓挺苦的, 是弱势群体,而农村食品又是这种状况,我们也无能为力。   天津农村监管部门在经费方面要好于吉林,主要的问题是各监管 部门各管一段,缺少协调统一行动。如技监部门只管当地生产企业, 对外地食品缺少监管,给了伪劣食品可乘之机。   此外,尽管两地一些有关部门拒绝给记者提供有关数据,但记者 多方了解到,有关食品监督与检测部门工作重点在城市,农村市场食 品抽检很少,即使抽检也是水过地皮湿,执法力度较弱

      《中国食品报》

       (2004.11.25)

分享 转发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TOP
2#

“食品监管部门缺钱少人,力不从心,先得找食哪顾得上治理。” 吉林省一位基层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农村食品问 题挺多,如某酱油加工点,用毛驴车拉个大桶,桶里装上兑制酱油的 色素等,到大河边灌满水,搅和搅和,拉回就卖。农村应加强食品监 管,但食品监管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保证费用,可到了基层,经 费和人员都不能保证工作需要。像我们这儿,上级拨的工资仅是60% —70%,到镇里扒了一层皮后,到我们手里就剩一半工资了。这里的 财政是赤字,看不到什么希望,交通工具也解决不了,这么大片地方, 跑得很困难。所以他们第一位的任务,是先创收解决吃饭问题,但贫 困地区创收也很难。解决经费的主要手段是以罚代管,食品定期检测 也做,收200元检测费后,给一张单子,就算完事。除创收外,每年 主要工作就是节假日市场检查和上级交给的任务。农村老百姓挺苦的, 是弱势群体,而农村食品又是这种状况,我们也无能为力。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对农村市场的监管是处于一个真空状态。即有一个农民消费意识问题,也有一个政府不作为问题。政府部门只要没有出现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题,通常是不会主动到农村市场去抽查食品质量的。就如上面说到的“以罚代管”问题,基本上是罚款后不管是否合格,都可以继续生产和销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5 16:02:59编辑过]

TOP
3#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高压风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