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他从乡村逃向城市,又从城市哭回乡村
  ——论丁存扣的典型意义(一)
  少年丁存扣有着做城里人的梦想,所以他不会要梁庆芸做婆娘,也不想要爱香做婆娘。秀平是能够成为他的终身伴侣的,因为秀平不仅漂亮,而且还是能和他携手走进城市的人。在没有走出秀平的阴影的日子里,他逃避阿香的追逐是很正常的,然而两年后在石桥,当阿香再次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阿香已经活脱脱地成了城里女孩的模样,也有一份城里人那样的工作,丁存扣终于心动了。春妮是一个城市女孩,这正好契合了他的城市梦想。丁存扣的爱情经历充分反映了他爱情观念中世俗的一面,这让他的爱情深深根植在现实人生中。
  支配人行为的意识大多数情况下是十分清楚的,但有时却深藏在心灵的深处,甚至连行为人自己都没有觉察。丁存扣的爱与不爱固然有他现实的世俗的标准,然而这个标准并不能完全支配他的思想行为,这一点在他对爱香的矛盾心态中反映得最为充分。爱香从小和他青梅竹马,漂亮,聪明,能干,痴情。在现实中丁存扣因为他的城市梦想,所以对爱香他一直用“喜欢”这个字眼,但是在他的心灵深处却分明有着对爱香的“爱”,也就是说在他潜意识里,他肯定是爱着爱香的,但是清醒的世俗的人生目标却一直在提醒着他,他对爱香只能表示喜欢,他必须用理智战胜感情。
  丁存扣的童年、少年和成年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乡村世界的少年存扣有着对城市的梦想,城市世界的成年存扣有着对乡村的思念。然而无论是城市的梦想还是乡村的思念,在忙忙碌碌的现实人生中,丁存扣总是把它们埋藏在心灵的深处,只有在特殊的境遇里它们才会被触发,像汩汩的泉流奔涌出来。细细分析丁存扣的爱情经历,我们在他现实的世俗的爱情观之外似乎触摸到了他意识深层的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这个死结不光指爱情,甚至可以在他意识世界的各个层面推广开来:一方面,他的心是属于生他养他的乡村母亲的,同时他的心又向往着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对城市的向往有时让他不得不对古老的乡村做出痛苦的否定;另一方面,当他拥抱着城市文明的时候,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却是乡村的血液,丁存扣的深层意识里浸泡着无法摆脱的痛苦。从这个意义在理解,陪伴丁存扣成长的几个女子就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爱香是一个传统,秀平无法从传统长成现代(这不光指秀平的夭折,也指她赖以生长的根完全是乡村的,这样的根规定了她很难长成现代,这恐怕是作者让她夭折的原因之一),阿香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却不幸被同样从传统成长起来却远远不够现代的人(这个人不光指张银富,还应当包括包围在她身边的持传统名节观的一个群体,甚至连她自己还有丁存扣也包括在内)毁灭了,只有春妮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至于梁庆芸那也是另一个意义上无法从传统长成现代的符号(她的瘸腿是不是契合了封建家长式的支书家千金的身份——一个让她无法长成现代的致命弱点?)。小说里写道:“元红如花,缀成了存扣颈上的花环;元红如甘泉,滋养着存扣浮躁的灵魂;元红滴成丝路,让存扣在上面安步前行……”滴滴元红,那分明是存扣脚下从乡村通向城市的铺路石,从爱香,到庆芸,到秀平,到阿香,到春妮,它们让存扣走得踏实,也走得不安,它们成了存扣心中永远解不开的死结,有了这样的死结,他就必定生活在不安与痛苦之中。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和高考制度恢复给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带来了希望,燃起了梦想。农村人的思想就是单纯,学习上有能耐的考大学“吃公家饭”,即使不识字的人只要能吃苦也能发大财。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只要他们努力,他们就能做到。方觉浅说:“在乡土中国向工业中国转化的过程中,有一大批丁存扣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从乡村走向城市,他们在告别贫穷和愚昧的同时,必然地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伴之以某种无可奈何但又很不情愿的失落,如纯朴美好的爱情,善良古拙的乡情等等。他们经过痛苦的煎熬和挣扎,走入城市,其中不乏像丁存扣这样的成功者(至少在他周围人看来),但他们始终不可能融入城市,拥有城市,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属于生养他们的那块土地。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们的灵魂不得安宁:我成功了,但我愉悦吗?我为这种成功付出了多少宝贵的东西呀!最痛苦的是,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找也无益,回到现实,还得向前(钱)走。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忧伤而无奈的事吗?”⑦ 确实是这样,丁存扣的痛苦就不只属于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一个群体的,属于一个时代的。
  然而,我还要说的是:丁存扣的人生痛苦不仅仅是属于一个群体一个时代的,它应该有着更为深广的内涵,它应该包含着跨越时空的更持久更广阔的力量。
  
  他见证了乡村的悲欢,乡村铸就了他的灵魂
  ——论丁存扣的典型意义(二)
  读《元红》,我们明显地感到一方面丁存扣是乡村生活的观察者,另一方面他也深深根植在古老的乡村大地上。
  通过丁存扣的眼睛我们领悟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田园牧歌,有风土人情,更有生活的凝重与艰辛。丁存扣“目睹”了形形色色的死亡,他父亲是被锈钉戳了脚得了破伤风死的,保连的妈巧英是憋不住苦闷(保连的爸是个二蔫子)上吊死的,秀华是在挑河的工地上让一泡尿憋死的……面对这些死亡他的内心一次次受着强烈的震撼,其中给丁存扣造成巨大创伤的莫过于秀平的夭折,它几乎彻底击垮了丁存扣。从这些死亡里,丁存扣不仅读到了乡村的古老以及与之相伴的贫穷与落后,他更读到了乡村人对命运的抗争和面对厄运来临时的坦然,比如丁存扣的母亲在他父亲死后用她柔弱的身躯顽强地支撑起了一个家,比如秀华能够用一个18岁年轻女孩的肩膀担起了本应由男子汉承受的担子,比如“老瘌疤”进仁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居然一路哼着曲儿嚼着麻花走回了家。这种抗争与坦然包含着诸如亲情、信念等精神因素在内的乡村的意识,是生活的苦难逼出来的,是不堪的重担磨砺出来的,是天伦和亲情浸泡出来的,是千百年来由一代代乡村人传承下来的,是乡里乡亲之间习染出来的,由于它包含了太多的悲苦,我们甚至不能用“悲壮”和“崇高”来形容,更谈不上“慷慨就义”和“壮烈牺牲”,然而它确实是乡村里所特有的甚至为乡村人屡见不鲜的“悲壮”和“崇高”。
  千年的乡村用浸透了苦难的乳汁滋养着丁存扣,又用抗争与坦然教会他如何面对苦难,因而一方面乡村过于饱和的苦难让丁存扣睁大了惊骇的眼睛,让他从小就打定主意逃向城市过异样生活,另一方面乡村浓浓的亲情和特有的抗争与坦然又造就了他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的品格,它让丁存扣能够扛得起一次次命运的打击,能够从逆境中一次次站立起来。“人生苦”是一种佛教思想,它包含了强烈的命运色彩,《元红》正是一部命运色彩较为浓烈的作品,“人生苦”成为作品凝重的底色,与“人生苦”相对的是作品时时跳荡着“人生乐”的音符,比如孩子们玩的古老的游戏,比如夏日夜晚的乘凉大餐,比如乡村婚宴上放肆的荤话,比如母亲为孩子唱出的歌谣,比如少男少女对情的体验对性的摸索,比如欲火烧身男女的偷情……千年的乡村有着真正的苦难,千年的乡村有着不变的故事,千年的乡村有着别样的“悲壮”和“崇高”,丁存扣怀揣着乡村真正的苦难、不变的故事和别样的“悲壮”与“崇高”,他是注定要痛苦的,也是注定拥有快乐的。丁存扣的苦难是他的祖先们世世代代经历的苦难,丁存扣的快乐也是他的祖先们所固有的快乐,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丁存扣身上的时代特征就不那么明显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丁存扣在养育他们又埋葬他们的乡村里生生灭灭,生死相因,丁存扣的苦乐成了乡村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形而上。作为生命意义的形而上,苦和乐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快乐是以痛苦为根基的,痛苦又是快乐后孳生出来的,因为痛苦所以快乐,又因为快乐所以痛苦,或者说苦才是生命的本真,乐只是人对待苦所取的积极态度,是人的自我抚慰与疗救,或者说得再轻松一点更有希望一点,人生其实是很快乐的,苦只是人生的一种调味品,是作为乐的参照物而存在的,孰是孰非,这容易让人想起“轮回”,想起几千年前的老庄……
  
  注释:
  ①中国社科院方觉浅《<元红>:让人欲罢不能的好小说》网易文化频道2005-09-30
  ②张小满《<元红>一口座钟的洪钟梦》《北京青年报》2005年12月24日
  ③夏烈《元红:追忆逝水年华》《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9日第010版
  ④李景文《根植于乡间沃土的魅力》《泰州日报》2006年5月19日第2版
  ⑤张小满《<元红>一口座钟的洪钟梦》《北京青年报》2005年12月24日
  ⑥夏烈《元红:追忆逝水年华》《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12月9日第010版
  ⑦中国社科院方觉浅《<元红>:让人欲罢不能的好小说》网易文化频道2005-09-30
  
  参考文献:
  顾坚《元红》北京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
  


转自: http://www.ic37.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