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在大概是子夜时分,我刚刚读完青年作家吕虎平先生的散文集《棉花》。
  有人戏谑说,阅读就如作爱一样,是件既辛苦又受活的事。所以我总觉得那些能让人长时间阅读,并且无法让人控制阅读节奏的的书籍肯定有些过人之处。就象现在,尽管我视觉似乎有些疲惫,但是获得滋养的心灵却活泼异常。于是,披衣坐台,点上香烟,开始胡乱敲打一些细碎的文字,权作阅读感言。
  有位哲人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思想才能如鸟儿般在天空自由飞翔。诚然,在艺术家看来,大自然的隐秘处总是藏满了诗的素材。在诗意的眼中,大地的腹部孕育着美的胚胎,然后在阳光和雨水的共同呵护下团结成浑然天成的满眼绿色,作为保护真善美的屏障。这种大美既显形又隐藏行迹,不过,它总对那些有心人总是非常眷顾,不断激励那些高傲的艺术家决然放弃自己对生活居高临下的俯视,开始小心翼翼地用线条或语言丈量着乡村和城市的距离,以此保持自己在生存行走过程中的某种微妙平衡。
  如果说空气和阳光是生命赖以延续的供养,那么,乡村则应该算是生命出发的起点吧?山川,河流,植物,道路,还有那些茂密生长的庄稼,也只能算是生命旅程中的道具。可是,这些所谓的生活道具在吕虎平的散文中,却表现出固有的优美和庄严---那些他双足踩过的;双手抚摸过的;或者是在诗意的眼睛中所显现的物像,一直有序地排列在他灵魂经过的路旁,以助读者走入过去或现在的乡村,开始熟悉和怀念一些温暖的事物和人。
  这些散文全取材于偏僻的乡野,人物也全是那些质朴的农人。但是,作者并没有象某些作品那样,在读者面前为故乡勤苦的乡亲代呈一份苦难的清单,发出哀民生多艰的感言。不,他没有这样作,他只是客观叙述那些逐渐远去的背影,纪录那些卑微的生命如何在生活所衍生出的痛苦和厌倦中剧烈摇摆。他没有对这些苦难进行空洞的细化,发些不着边际的怜悯之感。而是把自己化身其间,和那些劳动者一起在贫乏和痛苦中挣扎。然后从容地把那些善良人们的精神财富逐渐展现给我们的眼前。
  我想,作者或许试图暗示我们,这些心灵财富就是乡民们摆脱痛苦驱赶厌倦的利器。那么就让我们看看那些财富究竟是什么吧,或许那就是我们民族繁衍的生命之根!
  -----无论多么苦难,乡民们也拥有对生活坚定的信心!
  综观全书,我忽然发觉,他在自己的散文中一遍遍穿行在乡村的缝隙,一遍遍吟咏着古老的歌谣,用优美的文字反复宣示着乡野中一种永恒的东西----对生活坚定的信心。他的叙述让农人们的路无限延伸,尺度之广似乎已经无法用时间和时空衡量。他只是坦然的告诉我们,质朴和善良虽然孤独但却温暖异常;直言不讳的指出这种孤独的温暖恰好是这个钢筋水泥所建筑的村庄中所欠缺的,甚至有时候这种温暖的欠缺反而是因为衣食丰足。
  是啊,这正如作家乌尔法特所说: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磨难,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更别说懂得生活的滋味。
  我想,他也许在为自己的心灵建筑一个家园吧?试图呼唤真诚和善良与之同居,共同为爱的延续生儿育女。他深深知道,在与世俗的搏斗中,我们总是受其影响。因为我们自身可以用来对世俗进行抵抗的力量已经被生活逐渐消耗的所剩无几,直到某天突然发觉自己正被世俗完全同化。这是种令人既痛心和又无奈的感受。于是作为一个觉醒的人,他在被动接受外部冲击的同时,无意识的给自己的心灵构筑了一个坚固的抵抗堡垒。
  在这个充满阳光和绿色的地方,让自己的心灵平淡回归自然,用真情拥抱大地。是啊,也许有时候我们必须铭记自己的来处,怀念家园和珍藏种子,感恩生活每一个烦琐的细节。我想,这样有益的回忆,它既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动力,也让我们的心灵回归时的航标。
  这本书语句清淡质朴,有种优美庄严之像,他摈弃了所有的叙述技巧,一直用质朴的感情驾驭着文字行走,给人一种另类的阅读快感。也只有认真读完这本书,你才发觉这个深处闹市的朋友竟然在心灵中建筑了这么一座幽寂的山野草屋。让我们浮躁的心灵得以栖息。
  对了,如果真想了解他,约个日子,找个机会,你也去那个心灵蜗居游玩片刻,走进吕虎平的精神世界,你就会发觉那里质朴纯真,那里安详宁静!
  
  秦兵吟于2007-1-5凌晨4时。
  
  



转自: http://www.51d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