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中国乳业回归理性 [复制链接]

1#

三聚氰胺事件一周年:

中国乳业回归理性  

 

    一位业内人士曾经这样形容过中国乳业:"中国乳业的现状,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超速的、超载的汽车熄火了或者撞车、翻车了,但是那些守规矩的,一直稳稳当当地跑着,有一天它们会后来居上的。"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正是验证了这个说法。 

    中国乳业,狂飙突进中潜伏着危机 

    《每日经济新闻》撰文称:"归根结底,三聚氰胺事件的起因正是由于中国乳品行业走上了一条营销为王、速度至上的市场导向之路,而这种一味追求市场效应的’速度’却引领中国乳品企业走上了一条偏离自然发展规律的道路 
    在追逐利润的驱使下,一些乳品企业往往是砸下重金进行广告宣传、炒作概念上,而往往忽略了企业应该恪守的最基本的商业伦理道德,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奶源的建设,偏离了行业发展的正常轨道。为了满足市场疯狂扩张的需要,忽视产品质量,忽视奶源基地建设,以脆弱的生产基地支撑着不断疯狂膨胀的品牌。 
    值得称赞的是,在疯狂扩张的环境下,仍有这样一批企业,如北京的三元牛奶,他们一直默默坚守着这样一条道路:自建奶源基地,坚持产品至上。尽管他们在市场方面受到很大冲击,但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奶源基地建设上。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因未被查出含三聚氰胺而赢得了消费者信任,进入快速发展期。 

    加大监管,重视奶源,中国乳业开始回归理性          

    如今,三聚氰胺事件已经爆发一周年,回想起来,三聚氰胺这颗毒瘤危害之大,影响之广,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庆幸的是,事件发生后,在国家的大力监管和商业伦理的召唤下,很多企业也开始深刻反思并有所作为,开始重视奶源建设。 
    去年11月19日,发改委颁布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长达数万字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描绘出了3年之后的中国乳业图景。作为顿奶源作为关键措施,要求"到2011年10月底前,乳制品生产企业基地自产生鲜乳与加工能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这是国家第一次制定如此详细、清晰的乳业发展规划。 
    随后, 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五次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崑冈在发言中客观公正的抛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原料乳质量监管缺失,收购秩序混乱无序。但是,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而是我国乳业多年来发展不和谐、不规范、不科学所造成的,是各种矛盾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所导致的。乳制品制造业是一个集约型产业,没有稳定奶源供应,就不可能稳定发展。所以,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规律就是’先建牧场,而后有工厂’,企业要有半径、布局,要有稳定的奶源基地。" 
    至此,中国乳业在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是先有奶源再抢市场,还是先抢市场再找奶源?这个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终于盖棺定论。"三聚氰胺"事件向世人印证了奶源失控严重后果。各大乳品企业也开始吸取教训,通过各种不同形式保障奶源安全。实事证明,不仅要有足够的奶源,更要有足量稳定优质的奶源,得奶源者才能得乳业天下!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市民消费方式的新变迁 

    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监管都非常严格,消费者的信心也在逐步恢复。现今,市民选购的乳制品方式也出现较大变迁。 
    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乳制品时,面对种类繁多的产品往往无从选择,大多是依赖广告、超市促销员的推荐来选择,并且非常喜欢购买高档"概念性"产品。"三聚氰胺"事件后,消费者选购牛奶更加趋于理性,在选购牛奶时注重新鲜、奶源,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奶制品的花哨概念上,而是根据自己需求来选购牛奶,"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吃一堑,长一智",我们相信,经历了惨痛教训的中国乳业,正在逐渐回归理性。 

分享 转发
TOP
2#

国民和企业、政府的信息不对称,造成当今中国社会一系列的问题。

可以预见在未来,中国乳制品的销售和通路,必将出现新的形式,例如现场制作(自有奶源)、直接订购、选择当地巴氏奶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