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追根溯源,还原古老茅酒的历史,“郑世家酒”正名为“郑世茅酒”了!消息传来,中国的白酒业荡漾起新的波澜。“郑世茅酒”被媒体追棒成当今酒界的高端酱香白酒,是因其特殊的酱酒文化、悠久历史以及独特的酒体,注定了其一举一动都将成为中国白酒界的焦点。今天,笔者有幸走近茅台古镇,带您一起去“翻阅”那些有关“郑世茅酒”不得不看的故事!

  茅台镇位于“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的赤水河畔,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以酿造美酒而享誉四海。这里群山环绕、景色秀丽;少风多雨,夏长冬短;独有的酿酒微生物群形成了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独特酿酒环境;千年的酿酒历史成就了茅台镇源远流长的传统酿酒文化。“远游临群裔,古聚缀坡院。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讲的是清道光年间的播州名儒、著名诗人郑珍因访宗亲来到茅台镇喝了“郑氏茅酒”后的所思所想,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郑世茅酒的赞叹之情。往前推一百多年,郑家的酒就已经风靡在茅台古镇的大小巷子里,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传承着上百年的历史。

  有关郑氏家族酿制美酒与调制秘方的故事,更是荡气回肠,曾享誉神州内外,并被久久地流传着。

  早在唐朝末年,郑氏家族由中原迁徙到茅台村(现茅台镇)定居,除了沿袭郑氏中原的祭祀和饮酒习俗,更是看到了茅台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开辟了茅台镇酿酒的先河。相传郑氏有位既酿酒又行医的祖先,一日大宴宾客品酒正酣时突然天气骤变,乌云滚滚,雷电交加,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晾晒在院中的多种中药被冲到了正在发酵的曲酒中。次日开启房门,一股特殊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位祖先深受启发,于是在酒曲中加入各种名贵药材反复试验,最终研制成独特的制曲秘方。后经郑氏酒师、医者后代不断完善,最终形成含有117味中药的“郑家茅酒”独特制曲秘方。《郑氏制曲秘方》一直由秘方创制者的后人传承,其中的117味中药材,除28味被郑义兴(国酒大师)知晓,解放后献给茅台酒厂外,余下89味至今没有外流。种种原因,该秘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度失踪,直到本世纪初年翻修老宅时方被意外发现,现存放在贵州一家银行保管箱。

  然而,真正让郑氏家族名声大震的还是清朝末年,当时茅台镇有两家规模最大的酒坊,都由郑氏酒师负责酿酒技术。一次,他们应邀参加国际性的大型博览会。西方列强看不起古老的中国,根本不相信落后的中国能酿造出什么好酒,所以从一开始,评比就没有公平公正可言。参展的中国代表,一气之下,当场摔碎了一瓶酒。人们为此举动震惊之余,更被整个展厅四溢的酒香所震动。结果可想而知,那次,用《郑氏制曲秘方》酿制的酒大获全胜,为中国人争了光。

  此外,1936年,郎酒的开山鼻祖,时任成义烧房的总酒师郑银安(解放前,茅台镇四大郑家酒师之一)去四川省古蔺县二郎滩,用茅台的酿酒方法和《郑氏茅酒秘方》药粉,开拓酿造了郎酒。1949年10月1日晚由郑义兴(解放前,茅台镇郑氏家族四大酒师之一)时任总酒师的“恒兴烧房”酿制的“赖茅”酒,成为新中国开国第一宴庆典酒,是茅台酒被称为国酒的开端。

  “郑世茅酒”,除保留了祖先们的具有“酱香浓郁、幽雅纯正、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外,更具有酱香型白酒对人体的保健功能:生津止渴、口感舒适、不刺激喉咙、口不干不渴,即便饮酒过量,酒劲也很快散去,使人有一种非常的舒服感;醒脑提神、头不昏不痛,越喝越兴奋。事实证明,郑氏家族不仅善酿酒,同时也善饮酒,许多郑氏家人豪饮之辈大多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