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灌水]“绿色画家”姜宏光的艺术环保之旅 [复制链接]

1#
朴实的言语,务实的精神,使本来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姜宏光能义无反顾的到新西兰重读大学。他说:“为了把自己瓶子里的水倒掉后。重新接受新的滋养,最后将二者融合。”期间,他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包括环境保护和各种慈善活动,但自己的主要身份还是艺术家,其他是在绘画之外做一些力所能及,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作为画家,应该对社会的责任感很重要,但不会影响到绘画创作。

  鉴于艺术家参与多种社会活动,并将其对环保问题和爱护动物等观念精神体现并融入他的画面中,从而得到“绿色画家”的美誉。2002年,姜宏光到新西兰求学,当地对环保和环境的重视让艺术家为之震动。他说,“很少能看到人为的环境破坏”。而很多地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过多破坏自然环境,最终会得不偿失。新西兰的环保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很强的责任,让他把环保确定为自己创作的绘画理念。

  他以鲜活的实例加以说明,“动物中的鸟类,是大自然的天然‘播种者’,它们把种子带到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其存在本身就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姜宏光的绘画题材多样,包括风景、动物、人物等,但最终将动物确定为自己表现的重要主题,“这五年我一直延续并发展我的动物系列。动物的表现更随意,在我看来,用这个题材来表现社会,也最恰到好处”。他强调,艺术家独特的想法很重要,当然这和人生经验、体悟有关。从作品本身而言,要起到某种引导作用,透露出其灵魂所在。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能用较强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传递给人震撼力,其评定还要根据综合因素而定。他说自己的作品“蓝猴子”的成功也是因为其独特。“猴子和猩猩都属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最接近,表现力大,我对它们尤为敏感;新西兰天空、大海的蓝色,是我生活环境的重要色调,对这个色彩有深切的体悟;再者“蓝色”可以把因环境破坏而失去家园后的猴子悲伤地情绪表达出来。很多因素碰到一起,促成了我对颜色的挖掘。包括其他的作品如绿色的袋鼠,红色的骏马等,亦是打破原来古典绘画的手法。

  艺术家对中西方的美术史做了大量研究,用大胆的手法:中国文化的底蕴结合西方的材料和技术融合,加之中国传统的唐三彩、瓷器中窑变及京剧的留白等多种手法。(例如瓷器中窑变的流淌表现在画面中)成就了现在比较独特的艺术形式。他说作品要具备几个特征:艺术性,学术性(进入美术史后,经得起推敲),时代感,民族性,创新性。创作要有根基,是厚积薄发而来。“创作中不断摸索,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绘画理论支撑作品”。

  姜宏光的收藏家遍及亚洲、澳洲及美洲,有企业家也有美术馆收藏。提及近况,他说今年和山东的一个上市公司签约,公司为了加强企业文化,会不断推广艺术作品。11月27日姜宏光要在山东美术馆做个人画展。

  说到中国的艺术市场,他表示,商业炒作因素较多。“艺术家要杜绝为迎合市场而创作作品。艺术不是工厂,不能不休止地生产。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外面的诱惑太大,艺术家就要耐得住寂寞,沉淀后是另一种境界。经不起推敲的艺术就会昙花一现。好的创作理念和好的心态很重要”。

分享 转发
TOP
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