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儿得了狂牛症! 前成大教授吴庆年伤心忆子NOWnews 今日新闻网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湾传出一例疑似人类感染狂牛症(新型库贾氏病)的死亡病例,这则消息勾起了退休的成功大学教授吴庆年的伤心往事,因为他的宝贝儿子--曾任教交通大学的吴元功也是疑似死于此症,当时他为了治好儿子的病,曾签下切结书,引进治疗疟疾的实验用药,不过,拖了5年之后,吴元功仍然离开人世。

台湾传出一例疑似人类感染狂牛症(新型库贾氏病)的死亡病例,这则消息勾起了退休的成功大学教授吴庆年的伤心往事,因为他的宝贝儿子--曾任教交通大学的吴元功也是疑似死于此症,当时他为了治好儿子的病,曾签下切结书,引进治疗疟疾的实验用药,不过,拖了5年之后,吴元功仍然离开人世。


虽然目前吴元功的死因仍有两派不同说法,一派指的是传统库贾氏症,另一派则指是新库贾氏症,前者主要为神经退化所引起,症状特征为脑部组织逐渐死亡及空洞化,初期会有快速失智、步态不稳等症状,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者,发病后多活不过3年。后者主要临床症状则为忧郁、焦虑、及幻觉,慢慢地会出现走路不稳、行动困难、以及出现一些无法自主的肢体动作,最后终致智力衰退,精神障碍等痴呆症状,其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不到30岁,发病后也大都活不过3年。


在发病的牛脑等组织中,可以发现一种非常特别的变异性蛋白质--普利昂蛋白(prion),能让牛脑变成像海绵一样空洞化,因此医学上也叫做「牛脑部海绵化症」。目前狂牛症无药物治疗,只能以抗疟疾的用药(Quinacrine)、以及抗忧郁症药物(Chlorpromazine),抑制正常的蛋白质产生变性,并清除变性的蛋白质,减缓脑部空洞化的速度。


曾任职交大管理学院副教授的吴元功,48岁病逝于台大医院,当时台大医院所发布的病名为库贾氏症,但在吴庆年心中,他的儿子是死于狂牛症,因为他的病症比较像后者;吴元功在1987-1991赴纽约攻读博士,1991年回台至交大任教,11年后,也就是20025月出现症状,吴庆年说,他先是视力出现变化,像是1个人可以看成2个人,不敢开车。到了当年8月初,吴元功再出现语意不清、躁动、走路晃动、抽筋等症状。


经过花莲门诺医院脑部权威医师经过2个星期的追踪,确定其脑部细胞出现病变,再转送台大进行核磁共振及脑波检查。吴庆年回忆当年他为了治好儿子的病,特地从印度引进治疗疟疾药,因为是实验用药,风险高,于是他签下切结书,将儿子从台大转往成大,开始施以此实验用药,虽然病情确实减缓,但最后拖了5年半多,吴元功还是在2008年往生。


如果吴元功得到的真的是狂牛病,那么是怎么染患的呢?当时有部份医生、学者推论,可能吴元功曾有一段时间长住美国,可能食用了染病牛肉。事实上,狂牛症的潜伏期很长,且prion具抗热性、又耐化学处理,也不易用蛋白酵素分解,也就是说,无论是用煮沸、用强酸侵蚀,甚至放在太阳下曝晒几个星期,都无法破坏它,因此,由狂牛患畜制成的牛肉食品很难排除其致病蛋白。


而从1997年开始接受卫生署委托,长期监控台湾人类海绵状脑病变,的高雄长庚医院荣誉副院长陈顺胜指出,这种异常蛋白要用摄氏1千度高温,连续烧30分钟才能杀死,被埋在土壤中3年,也还有活性。另外,英国医学研究单位曾将经摄氏1千度焚化的病狂牛灰烬拿起来化验,结果发现其中仍有许多病原蛋白性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