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汾酒厂所在地也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汾阳县杏花村,让人想起杜牧的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遗憾的是现在您去杏花村,在酒厂周围却看不到一棵杏树。近年来,汾酒厂为发展旅游业,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博物馆,在厂区内还种植了数百亩杏树,如果春天时来这个厂,进入厂区后还是能看到成片的杏花的。但厂区的外围依然故我:脏、乱、差,和十年前几无区别。

如果说,在当今的中国白酒界,有谁敢向公认的国酒茅台挑战的话,我看只有汾酒了,而且,这种挑战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由来已久。

在汾酒厂的博物馆里,陈列着汾酒于1916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所获得的金质奖状,据该馆的解说员介绍,茅台酒厂虽然也声称在这届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但是,就没有这张奖状。馆里还陈列了一部文献(我已记不清楚是什么名称),上面记载说贵州的茅台酒是从汾酒厂学过去的。据解说员说,茅台酒厂的领导来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了这份文献,也承认所说是实。另有资料记载,解放后,汾酒厂和茅台酒厂一直对孰先孰后的问题争论不已,有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周总理让茅台酒师和汾酒师陈述各自的风味特点和工艺流程,听后给出的评价是“琼浆玉液,南北一方;名甲天下,茅台争光;若论先后,数我长江。”这个态度很明显,将茅台推为第一。总理对茅台情有独钟,这里有他个人的感情与偏好在里面。当时的汾酒厂也只能接受这个结论,但他们心里一直是不服的,一有机会,就要展示出挑战茅台的意向,汾酒博物馆中的文物陈列就是例证。

敢向茅台叫板,是要有“资本”的,汾酒有这个资本。这个酒名起源于1400多年前的北周时期,在宋朝就成了名酒,一些讲到中国古代品牌发展历史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提到过汾酒在宋朝成为名牌产品的记载。此后,其生产一直延续到明、清、近现代,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9年汾酒集团产量约5万吨,营销额37亿元。

汾酒的原料和工艺与茅台、五粮液等不同,它以山西晋中平原特产的“一把抓”高粱为主要原料(茅台是以贵州当地的“红缨子”高粱为原料,五粮液则大量采用东北产的优质高粱为原料),取当地古井水为酿造用水,沿用传统的古老“地缸”发酵法。所谓地缸就是陶制的大缸,每个能容料150kg,每次投入蒸好的酒醅之前,均要清洗干净,这和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用沿袭百年老窖池的发酵方式截然不同。整个汾酒生产的工艺过程特别强调一个“清”字,几乎每个环节都清理干净上一个环节的“遗留物”,从头再来。

在风味特征上,汾酒被划为“清香型”白酒的典范。现行国家标准对清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是这样规定的:“香气:清香纯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的清雅、谐调的复合香气。品味:口感柔和,绵甜爽净,谐调,余味悠长。”就笔者本人的直观感受而言,汾酒的香气有一种若隐若无的水果香气,不像五粮液、茅台的香气那么浓烈,大概这就是国家标准中所说的“清雅”吧。在口感上,最突出的感受就是绵软醇厚,在汾酒博物馆中,讲解员让我们品尝了70°的汾酒原浆,入口一样绵软,但很浓稠,有一种喝某种固形物质的感觉。在某种角度上讲,汾酒不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而是“异类”,因为大多数的清香型白酒,如二锅头、青稞酒等,均凛冽异常,如同北方之刀客,只有汾酒,清雅柔和,像那些不声不语、蔫着头挣钱的山西商人一样,和气生财,饮汾酒,您一定能感受到这种风格。

就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认为汾酒在品质上不低于茅台,只是风格各异罢了。这种酒秉性柔和,绝不伤人。喝茅台和国窖1573,我都曾有过因过量而不适、甚至去医院救诊的经历,唯有汾酒,喝得同样多,但几无后患,第二天恢复如常。所以,自己常备常饮的酒,主要是汾酒。

    注:本文选自《休闲读品·天下》(第五辑)《中国酒厂行·山西汾酒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