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奏]——忆当年


过了二十多年安逸的生活,总向往着走出自己的围城。城内的空间有限美好,城外的世界无限灿烂。


近些年东奔西走,细细数来倒也去了不少茶山(茶区)以及茶叶嗜好地:杭州龙井村和梅家坞、湖州长兴、南京、黄山、安溪、潮州凤凰山、武夷山、厦门、广州、昆明、北京等。茶叶无数,各有千秋,色香味形,铭记于心。


两年前的武夷山之行仍让我念念不忘,流连忘返,今日又启程前往,故地重游,带着些许熟悉,带着些许期待……


武夷山是我的福地,这个说法是在我返沪1个月之后在星座解析中看到的,也确实得到了部分验证,期盼此行同样能带回福旨,带给你,带给我,带给茶香书香。


晚上的火车,不安静,鼾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不知何时入眠,一觉醒来,已接近目的地,浑身疲惫。跟当年开车前往,一路风景相比,人、时、物、事都发生了变化,可喜的是多了很多同行者,诗人雪漪特地从北京飞来,一路天南海北,阳春白雪,不亦乐乎。


还是有些想念那条被我们誉为“心中最美的高速”,她是否依旧?


[副歌]——寻文化


产茶之地往往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建阳文人墨客辈出,留下了不少华丽词章和人文古迹。


代表人物——朱熹

朱熹集理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书法家于一身,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现代人对其没有如孔子等推崇。他的安息地位于建阳黄坑后塘村大林谷,当地人将他的墓冢重新修葺,全部由光滑磨圆了的大鹅卵石堆砌,高低错落,质朴无华,低调得很雅致,沿袭了朱子“君子固穷”的好风范,有种回归的宁静感。朱熹和夫人刘氏合葬于此,不知是后人所为还是其本意如此,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人不在了,心却依旧,感动,献上山边清明花,聊表敬意。
代表古迹——建窑遗址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建窑遗址,建窑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该窑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

在山坡上裸露着一个个废弃的古窑坑,爬上山坡,碎片混着泥土暴晒于脚边,无物遮挡,无人监管,这些宋朝的“古董”像石头般不被重视。现此烧制技艺已失传,台湾有很多仿制品在市面上售卖,古代皇家式的高贵及精细索然不见,作为中国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真希望可以恢复及阐扬。


[高潮]——探茶香


一望无际的绿,一望无际的蓝,这是我对这里的第一感觉。绿的是地,蓝的是天,天地合一,不分彼此。蓝得透彻静灵,绿得可人欲滴,两种色彩映入眼帘,直入心底,深深吸上一口,清新怡人,还是当年那个味。


建阳宿有“嘉禾之乡”的美称,嘉禾,茶叶也。这里是白茶的核心产地,这个白茶可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安吉白茶,而是真正的工艺白茶,最具负名的有贡眉、白牡丹等。白茶由于其氨基酸含量高,抗辐射能力强,已追捧为“名模最爱的闺房秘饮”,适合办公室MM、电脑控们长期饮用。


中午十分,烈日当头,我们来到茶园体验采茶,不到几分钟汗流浃背,没过多久汗被吸干,浑身处于烘烤状态,闷热难受。在这个季节采茶工们天天如此,今天不采,明天茶叶就老了,做出的茶品质就会下降,可谓是争分夺秒。“204”茶种香气优雅,略带奶香,通常加工后称作“金观音”。为保证香气采摘时必定是一芽两叶,真是技术活!我们茶香书香一行八人本想帮着采摘增加些采茶工的收入,可一圈下来有些惭愧,几斤鲜叶仅仅几元钱,采摘费远远没有我想象中多,一天下来能挣100多元的确实不易,真正的辛苦钱。遥想最近 “C罩杯处女用唇采茶”的报道,哗众取宠,难掩低俗之嫌,这不仅是无为炒作,也是对采茶工的极度不尊重,太追求形式的美,而忽略了茶本身的韵,本末倒置也。

当日采摘的茶叶必须当日加工,需要经过晒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就只能通宵达旦地做茶了。喝到刚刚制成的新茶会有种莫名的感动,茶香怡然,令人联想,令人陶醉,令人动容,令人感怀。


三天的行程排的满满当当,不分白天和夜晚,谈论着已发生的事件,仿佛已过去久远,可以记忆的太多太多。


不得不提一下《印象大红袍》,精彩二字已不足以形容,过瘾,非常过瘾!张艺谋将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宏大的气场浓缩到了一个360度旋转的舞台,灯光及现代技术应用得淋漓尽致,使得远处的大王峰、玉女峰、亭台楼榭都吸纳进来做了背景,荡气回肠。茶叶传说、爱情故事、制茶工艺在短短90分钟内利用诙谐、时尚的语态表达得惟妙惟肖,印象深刻。欣赏其大胆的用色,中国红、紫、绿、蓝、黄,饱和度极高的色彩搭配交织出了一幅幅震撼的画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绚丽多彩,中国茶叶神秘莫测,变化无穷。

[尾声]——享回甘


每一次出行都有收获,这一程,我收获了经验,收获了快乐,收获了友情。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交织成了人生的一幅幅篇章,篇章多了便成了书,待白发苍苍时慢慢品味追忆。


冲泡时光,怡享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