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下不少年轻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肠胃不适、习惯性便秘或腹泻等毛病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一旦失衡,会让人产生早衰现象
  
  ●专家提醒,肠子也有“生理年龄”,不加保养会致人体衰老
  
  “肠道跟吸尘器一样,如果不进行很好的保养维护,它就有可能会罢工,或者使用寿命缩短。但肠道和吸尘器不一样的是,它没办法花几百块钱再‘以旧换新’,人体只能跟着衰老的肠子一起受累。”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詹俊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说。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环境,它的正常或失调,对人体的健康和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专家指出,如果大肠内环境失调,有害细菌产生的毒素被肠壁细胞吸收后会引起慢性中毒,催速人体老化。由此肠道被认为是有自身“年龄”的,如果它与人的生理年龄大相径庭,就会让人早衰。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王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詹俊教授
  
  后生仔显老态或因肠子早衰
  
  花季的少女,看上去却人老色衰,这是为何?一推断肠道年龄,原来肠子已至“花甲”,运作难以为继,当然人也早衰。“临床接诊的很多年轻人都有些老态龙钟,没有其生理年龄应有的精神面貌,一问诊,都不同程度存在肠胃不适、经常腹胀、习惯性便秘或是常常腹泻等毛病,说来说去还是肠子衰老、能力不行了。”詹俊教授介绍。
  
  王辉副主任医师指出:“婴儿出生一两天后,随着吃奶、喝水,一些细菌随之进入体内,到肠道内‘安营扎寨’,成为人体终身伴侣。这就是说,早从婴儿期开始,肠道内就充满了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种类达上百种,约一百亿个。庞大菌群相互依存,相对平衡,构成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环境。一旦它失衡,就会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让人产生早衰现象。”
  
  肠道早衰源于不良习惯
  
  近年来,不少医学家提出“肠道年龄”概念。对此,王辉解释说,这种学说首先起源于日本。“主要以肠内菌丛中好菌群和坏菌群所占的比例作为判断,多数人满了十岁后,好菌群主要代表——双歧杆菌就开始锐减,到成年时,它所占比例会从四成回落到一成左右,肠道也慢慢开始老化,而进入花甲之年,它就只剩下1%~5%的比例,到了人临终前,它的存在已几乎接近零。”专家介绍,好菌群的作用既能帮助人体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等,又能加快肠道蠕动,促使粪便排出体外,减少有害毒素对肠壁的刺激,还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防癌作用,所以肠道年龄很大程度以好菌群比例多寡为考量。
  
  专家介绍,除考虑好坏菌群所占份额外,肠道年龄检测还包括饮食习惯、生活状况和排便状况三大类,像偏食、暴饮暴食、睡眠障碍、排便不规律或便秘者,都属于肠道容易早衰的人群。
  
  詹俊认为,肠子早衰很大程度与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应酬喝酒多、出差加班多、工作压力大者,很多都存在内分泌失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使得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他说。
  
  王辉表示,一旦人体肠道早衰,肠道内硫化氢、氨、酚、靛基质等有毒物质就会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会对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危害,引发多种疾病,使人体过早衰老。
  
  “肠道减龄”:
  
  要从膳食和排便抓起
  
  “由此可见,肠道年龄事关每个人的健康。要想‘肠道减龄’、青春永驻,就得抓好‘进出口’两方面。”王辉表示说。
  
  他认为,首先应每天注意自己的排便情况,如果出现便秘或不规律等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调整恢复。
  
  其次,要做到膳食结构平衡合理。一日三餐饮食应粗细搭配、荤素兼有,尤其是要常吃谷类、薯类、豆类、蔬菜瓜果等食物。“研究表明,膳食纤维不仅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活动,加速胆固醇和脂肪的排泄,有利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维稳。”他说。而饮食能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减少肠道异常工作量至关重要。
  
  进行一定量的锻炼也可促进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使肠道内菌群保持平衡,防止肠道老化。
  
  保持身心愉悦同样也对肠道年轻化起着不小的帮扶作用,很多人或深有体会,一旦心情不爽则可能伴随而来的毫无胃口或消化不良,这是因为肠道能感受到大脑反应,紧张、焦虑、压抑、恼怒等不良情绪,均可导致胃肠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因此,应学会调适心情,以维护肠道内环境稳定。
  
  提醒:
  
  没事不宜乱洗肠
  
  古代中医理论曾提出“要想长生,肠中常清”。由此,“清肠排毒”概念被很多药厂商家相中,大肆推广所谓润肠养颜茶,“洗肠”也受到了不少白领女性的追捧。对此现象,詹俊教授表示明确反对。
  
  “在西医看来,洗肠既不能真正帮助减肥,也无确凿证据能排毒,完全属于‘概念’营销手段。”他认为,长此以往让肠道受猛烈刺激而进行机械性排泄,会让人体对此产生不良依赖,到了后期,不洗肠就不舒服,没刺激就难排泄,甚至导致药物性便秘出现,很难再自然正常地排便。
  
  他认为,药物性产品应在肠道出现明确问题时才进行干预治疗,而不是动辄“打扰”它的运行,这种过度侵犯行为本身就会使肠道受伤。
  
  “即使从中医角度而言,只有在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时才需要外力‘扶正’,如果盲目扶过头也会导致生病。”他说。
  
  除此以外,专家还提醒,时下不少人小病大治、无病吃药、滋补成风,特别是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为普遍,吃药过多都易使肠道内菌群数量急剧减少,导致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削弱其战斗力。平日应多体恤肠道,不要盲目服药和进补。苏州先阔的肠回佳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