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否注意到面条表面偶尔会有黑长条?方便面、面包上会有不明黑点?这可能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用于促进机器运转的润滑剂“滴漏飞溅”到食品上所致。记者昨天在第11届上海国际包装和食品加工技术展的一场产品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现代食品加工业已达较大规模,但机械加工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缺少强制规范,其中“润滑剂”就关系着食品生产安全链。
    
    在昨天的展会上,一款由某跨国石油公司推出的“食用级润滑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润滑油不仅提高了食品加工机械的效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食品加工的安全性。记者从该产品的报告中看到,这款“食用级润滑剂”不仅通过我国食品加工包装的最新“国标”、ISO认证,还获得了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H1注册——这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食品加工和包装的安全标准。这一标准将注册润滑油分5个等级,其中“H1”为最高等级,达到这一级别的润滑油,在机械中甚至可以“偶然接触食物”。
    
    这一“食用级润滑剂”的出现,实则击中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用润滑剂的痛点。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楚玉峰介绍,目前国内食品加工业正在飞速发展,2009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4.9万亿元,2010年升到6.8万亿元,预计今年还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我国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润滑剂“五花八门”,安全隐患重重。
    
    “我国加工企业对食用级润滑油有很多误区,比如部分地区不少加工者用猪油、花生油,甚至色拉油来做食用器械的润滑剂,他们认为这些东西‘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却不知道这些非专业润滑剂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会滋生细菌、发生霉变,进而污染食品。”楚玉峰认为,食用润滑油是专门针对食品包装机械的工作环境设计而成,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抗乳化、耐高温、耐低温等性能。
    
    润滑油使用“五花八门”的现状,与我国缺少强制性标准有关。记者了解到,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我国诞生了一些食用机械方面的“国标”,诸如GB4853-94食用级白油、GB7189-94食品用石蜡、GB12494-90食品机械白油等,但这些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加工业。在2009年,我国出台了针对食品加工中润滑剂的最新“国标”——GB23820-2009《机械安全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卫生要求》,但这个标准又非强制性的。
    
    “国标”无法强制推行,与我国食品加工业的现状也有关。目前,我国有50多万家食品加工企业,不仅地域发展有很大区别,其中90%还是中小型企业甚至小作坊,有些仍处于食品现代加工的“初级阶段”,比如在面制品行业,用小型压面机制作面条的作坊多采用一些猪油等润滑“土方”,而不会选用成本较高的专业食用级润滑剂。
    
    在食品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润滑剂并不与食物直接接触,但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滴油、漏油、溅油现象,当加工者采用不安全的润滑剂,甚至有一些加工者用工业用润滑剂,就会埋下食品污染的隐患。
    
    另外,由于没有强制规范,食品进入市场前也难言监管,于是一些带有不明“黑点”的食品进入市场。楚玉峰告诉记者,他们希望在行业协会内先推动食用级润滑油的规范使用。(作者:唐闻佳 来源:文汇报)润滑顾问:13826031546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