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8月底,中央领导同志在蒙牛塞北乳业有限公司考察时表示:“我有一个愿望: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应该培养出自己的奶牛品种,生产出高品质的牛奶和乳制品,培养出自己的牛奶和乳制品品牌,不仅要在中国占领制高点,而且要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这需要一个艰苦而长期的努力过程。但是,只要奶业企业、奶业职工和农业部门下定决心,共同努力,攀登高峰,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领导同志的这番话,说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和要求,同时是对乳业的巨大鞭策。当前,中国乳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乳业提质升级,争创世界一流水平,有赖于好的奶源、过硬的产品品质、良好的品牌声誉,离不开标准、监管、科技、产业链、企业良心等方方面面的支撑,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为此,本版以“国产乳业品牌如何争口气”为题,约请两家知名乳业企业负责人作答。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

    基于全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生产出高品质的牛奶和乳制品,培养出值得信赖的牛奶和乳制品品牌,是领导的殷切期望,更是国人对中国乳企的要求。随着国内乳制品市场的不断成熟,消费者的饮奶需求由过去的“有奶喝”过渡到现在的“喝好奶”,中国乳品企业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品质更高的产品,建立良性的发展模式。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乳品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必须完成从单纯的简单工业到掌控全产业链、强化上下游各环节监督、真正增强企业结构性竞争力的转变。伊利的核心思路在于,通过“绿色产业链”战略,构筑起一条涵盖乳业上、中、下游平衡稳健发展的“绿色产业链”,建立基于中国奶源和产业现状的核心竞争力,以创新为手段,形成科学而均衡的产品矩阵,逐步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竞争。

    奶源建设依然是重中之重。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乳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面对这样巨大的市场需求,从源头加强乳制品品质管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随着中国乳业生产资格重新审核与换证工作的完成,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提升,这要求企业必须从源头开始就做足功夫。国内企业在奶源领域的探索,思路可以更活跃一点。2007年到2010年,伊利先后投入了60多亿元用于奶源基地的建设,不但打造了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新疆天山三大黄金奶源基地,更依托建设自有大型牧场、合作牧场、大型的牧场园区、奶联社等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奶源矩阵。

    当前中国乳业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产品转向全产业链。正如伊利金典有机奶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有机产业链”整合高品质奶源、国际先进技术、严格检测体系于一体形成的。从上游奶源,下游销售渠道,再到承上启下的物流体系,都会对最终产品品质形成重大的影响。而中国乳业纵贯农业、工业与商业,涉及数百万个养殖户家庭、数万家国内外企业、数亿中国消费者。在这个链条上,原奶来自草原,包材来自森林,产品服务贯穿消费者的成长历程,最终产品包装又重返大自然,这已经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说,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和谐共赢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保障,也是多年来伊利致力达成的终极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乳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创新驱动力”成为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其中,通过不断研发和科技创新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通过积极拓展产业领域,均衡产业发展,丰富产品品类的产业创新,创造市场中的“蓝海”;通过主动把握越来越细分的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在功能性方面的特殊需求来创新扩展市场规模。凡此种种,都是中国乳制品企业可以尝试的发力点。多年来伊利一直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在行业首创三级研发体系。一级研发体系是与国家重要科研部门合作,对重大的基础课题进行研究;二级研发体系是伊利的技术中心,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三级研发体系是事业部的研发人员,侧重于针对消费者的研究。伊利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乳业研究院”,在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当前,伊利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营业收入已经超过业务总额的40%。
    (本报记者陈力整理)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