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帖] 谁夺走了五常米的高额利润? [复制链接]

1#

  随着全国粮食的“八连丰”,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也迎来好光景,大米不仅质量好,价格也是节节攀升,最贵的一斤甚至卖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许多稻农却感受不到喜悦,因为他们辛苦种出的水稻,卖给当地的加工企业每斤不到2元。农民“汗珠子掉地摔八瓣”种出的优质水稻,缘何才得这点钱?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产业链“失衡”:

  稻农与企业获利相差悬殊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因为发展绿色有机水稻,加上多数稻田为天然河水灌溉,五常大米享誉全国。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中等包装的大米,四五十元一斤的比比皆是。精包装大都超过百元,一种抗氧化有机米更是卖出了每斤199元的天价。

  与大米高企的售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稻农的有机水稻收购价格并不高。2010年上市的有机稻仅为每斤1.90元左右。

  五常米的产地在民乐乡,该乡稻农张宏雷算账说:种20亩有机稻的总成本超过2.2万元,总产2.5万斤,按高价2.0元一斤出售,共收入5万元。去掉种植成本,一家人忙活一年,种这么多粮食也得不到3万元。

  钱被谁挣去了?稻农反映,许多加工企业低价把水稻收去,“一扒皮”就卖十元甚至几十元一斤。按水稻出米率60%计算,如果企业大米每市斤卖50元的话,水稻价格应该是每市斤30元。可是企业收购价平均还不足2元,去掉企业加工费、包装费,也得十倍利润。

  大米加工成本到底能有多少?记者采访时,一些企业均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介绍情况。一位企业经营总监无意中透露,除了水稻收购价,还有收储、烘干、水电、设备折旧以及销售等费用,这些加工、流通成本每吨在150元-200元之间。据此推算每市斤大米的加工成本仅为0.2元左右。

  五常市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姜大伟说,五常大米贵,主要是水稻种植模式好,大米的加工工艺都差不多。企业包装即使按包装最好的199元一斤的大米,包装成本占不到价格的二十分之一。

  卖不上价:

  订单反成束缚“枷锁”

  由于五常水稻质量好,一些国内外知名米业巨头纷纷在此设厂。按常理,超过200多家的加工企业在此争夺稻源,稻农应该待价而沽,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水稻根本卖不上价。

  农民为何没有话语权?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五常市农企之间订单的“秘密”。稻农反映:一些企业签了订单不履约,不按订单上的价格收稻,订单反而成为企业单方面约束稻农的工具。

  安家乡双喜村稻农老李说,他去年和一家公司签了订单,公司承诺如果买其公司的稻种,再把水稻卖给该公司,水稻价格就比市场价每斤高7分钱。可秋收时公司却不收粮,稻农用车把粮都送到公司也不让卸,多家公司联起手来“憋稻”,农民哪能卖上高价。对于农民反映的问题,米业企业作何解释?东方集团米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闫循庆说,2010年企业未履行部分订单,是因为稻农的水稻不合格,没法收。记者向他索要该企业与农民签的订单,他说这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能给。

  米业“奢侈品”:

  要让农民分享高收益

  记者了解到,五常水稻产业基本是订单农业,订单水稻占90%以上。最开始是为了稳定米源,让农民卖粮不愁,然而,实际运行中,一些粮企却把市场风险推给农民,在订单中“做手脚”,而有关部门也没有为农民争取更多权益,致使当地农民粮食根本卖不上高价。

  如何让农民分享米产业的高附加值?地方政府官员该有何作为?记者几次联系五常市委市政府有关主要领导,电话里均表示很忙,没时间谈这件事。

  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会长陆学艺认为,在农企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设上,政府不能缺位,要把富民产业落到实处。同时要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混乱、一些黑心商家趁机谋取不正当暴利问题。

  ( 记者 孙英威 程子龙 管建涛)


更多内容... ...
分享 转发
TOP
2#

dingdon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