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中国肉制品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复制链接]

1#

    位同胞,双汇已经被美国高盛集团收购,雨润也被高盛集团控股13%,这对于中国肉制品行业来说,虽然对整合资源,正规化,一体化有好处,但是不得不认识到,外国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已经又在食品界迈开一个大的步伐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外资为我所用,这大大地促进了我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们科技的更新,着实让我们走了不少捷近.可是到今天,我们有没有认识到,国产的东西有很多质量都很差,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民族工业还没有振兴!也许有一天,当国外决定不再提供给我们某些(如手机)高质量的产品时,是否我们就注定只能用国产的低劣品?

    这里我首先要发动大家要爱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应处处为我们国家的利益着想,知道为什么日本人二战能那样疯狂地屠杀中国人吗?是因为我们在甲五战争前后给了他们太多赔款,让他们可以在后来造出更好的子弹来打我们.所以请大家尽量消费国产品牌,学习韩国人的精神,不要让我们的民族工业陷入恶性循环.消费国外产品请务必要索要发票.

    说到这里可能话题扯得有点远了,回顾前几天中央二台的节目,报道了土家掉渣饼和武汉鸭脖子在中国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中国的食品业还极其脆弱.没有统一的管理,没有严格的规范工艺配方,那么注定我们优秀的地方小吃和传统中式肉制品绝不可能象外国快餐麦当劳一样做得那么规模化,产业化.我看了节目,感慨良多,又一次不禁问自己:"中国的肉制品深加工之路,到底要怎么走?"

    据我了解,中国的肉制品深加工,有一小部分利润是比较高,但是没有形成有效的规模.但是大多数利润都很低,特别是西式制品,这当中自然有中国人消费习惯的原因.双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加工都处于亏损状态.我经常问自己,如果自己经营着一家公司的话,在传统中式肉制品和西式肉制品乃至西式中做的肉制品我要怎么样去创新生产,怎么样去经营运作?怎么样去拓展市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中国传统的肉制品除少部分以外,绝大部分很难形成规模.就拿中国熟食行业来说,真正规模比较大的熟食厂家有多少?酱卤制品能走多远?货架期能达到多长?采取怎么样的包装方式和售卖方式?西式制品在中国有多大的市场?应该采取以出口为主和西餐厅、酒楼为主的销售方式吗?目前熟食行业走的无非是自营连锁、进商超、以及酒楼为辅助的方式,品牌意识还相当淡薄,管理和工艺也不够规范,如果要展开销售面,也只有到处开小规模的分厂。西式制品有相当的企业可以说是在激烈的竞争和狭小的空间垂死挣扎。西式中做可以说是一个突破点,但是技术上也有相当的难度。

 在这里我发起这个帖子,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勇跃讨论,为我们中国的肉制品技术、经营、销售找出一条良好的道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8 14:42:0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关心的里面有腐败没有?

TOP
3#

这个问题只得讨论。。。太深。。。

TOP
4#

以下是引用我来也在2006-5-27 17:56:00的发言:

我关心的里面有腐败没有?

您指什么东西里面有没有腐败???双汇的收购还是??

TOP
5#

大家应该来探讨,提供资料、交流。

中国的肉制品:弱、乱。完全没有国外的整合意识!!!!!!!!!!!!

TOP
6#

好像不止肉制品行业,其它的食品行业也是同样遭遇,不得不被收购,痛心。。。
TOP
7#

楼上的说的对.据我所知中国的乳品行业也是这样的,"新西兰恒天然参股三鹿获批;法国达能宣布增持光明乳业(600597);三元集团旗下控股公司三元股份(600429)的引资谈判也日渐明朗。最新的消息表明,国际奶粉业巨头雅培可能出价2亿美元收购青岛圣元乳业公司。
"

外资在中国食品市场上已经发生是实质性的变化:从逐利到逐权!一旦中国食品业领先企业的控制权丧失,对整个产业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em06]
TOP
8#

上次雅培挖我去做销售,我没过去.

说到达能,深圳这边的益力矿泉水是他们的,唉,饮料业也岌岌可危,为什么中国的公司就不能去吞并国外的公司?

我们都能认识到这些现象,但是希望大家还是提一下肉制品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啊?到底怎么经营,怎么销售,怎么走,技术应该向哪方面创新,如何才能得到中国政府和市场的保护?

TOP
9#

我再发一篇类似文章给大家看看吧,这当中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是讲包装.我们要是觉得全局说起来麻烦,就可以象这篇文章一样,讲一个方面,比如营销市场的趋向,比如技术趋向,比如,下面的包装/p>

   我国肉类食品“软包装”的发展及技术

    我国的肉类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的肉类深加工制品的比例仅占肉类总产量的10%,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50%左右的比例,有些国家甚至高达70%以上,与先进水平差距相当大。更重要的是肉制品的品种和质量更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关键原因之一是涉及到肉类食品的包装技术,主要是软包装技术的发展。


    近30年来我国的肉类产业经历了二次较大的发展。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当时国外先进的肉类加工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带动了以包装冷冻分割肉以及西式熟肉制品的发展;第二次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十年,出现了以小包装分割冷却肉以及火腿肠和中式肉制品为代表的产品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我国的肉类产业将面临又一次崭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肉类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体现在量上,而目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质上,高质量、安全放心的肉类产品将不断出现,低温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工业化生产的中式肉制品等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纵观我国的肉类食品发展历史无不与包装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其中主要的是与软包装技术相关,肉类产业的技术革新需要软包装技术的支持,反之新的软包装技术的出现也促进了肉类产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二次发展时期,国内许多软包装技术设备的发展滞后于肉制品发展的需要,使国内的软包装企业痛失了许多良机,让相当多的进口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设备占领了国内市场。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醒国内从事软包装行业的各方面重视,莫再错失面临的第三次机遇,加快软包装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迎接我国肉类产业的第三次大发展。下面从新鲜肉和肉制品两方面分述有关肉类食品的软包装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生鲜肉类的软包装 

    预计我国在今后的5-10年中,肉类产量将会以每年5%-10%的增长率持续增长。其中主要的是生鲜肉类的发展,生鲜肉类的软包装技术如何跟上这种发展是行业内关注的问题。生鲜肉的软包装主要解决肉类在消费流通环节的安全保质问题。猪、牛等活体屠宰后的鲜肉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从僵硬期到成熟期结束,肉的质量也在不断变化着,如不采取科学的包装保质技术,生鲜肉很快会腐败变质。针对生鲜肉类的保质要求,国内外采用了冷冻、冷藏、辐照灭菌、化学防腐、真空包装、充气包装等包装与保质相结合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市场上冷冻肉占了很大比例,当时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的分割包装冷冻肉的设备和技术,主要的包装材料开始是单层的聚乙烯袋,后来发展到尼龙/聚乙烯复合袋的软包装,包装形式从简易的单膜塑封袋到复合袋真空包装以及软膜成型真空包装形式。包装设备除了国产的真空封口包装机外,引进的软膜成型→充填→封口机(FFS机)是当时最先进的软包装设备。包装产品主要是冷冻分割小包装的腿肉、大排、小排、肉糜等产品,这些对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当时的生鲜肉类的软包装总体处于低级阶段,包装材料以聚乙烯薄膜为主,由于聚乙烯材料的透湿率较大,冻肉在保存期内干耗大,袋内结霜严重,包装的外观和形态差,大部分产品印刷装潢粗糙,因此80年代我国的生鲜肉包括冻肉类包装的商品性水平较低。

    熟肉制品的软包装

    熟肉制品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微生物十分容易繁殖,而且肉制品中的脂肪在贮存中易氧化变质,因此熟肉制品软包装技术关键是能使产品延长保质期,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

    我国的熟肉制品可分为中式熟肉和西式熟肉制品二大类,中式熟肉制品过去工业化生产和包装技术较落后,产品主要分为传统的酱卤类、烧烤类、糟醉类、干制品等品种;西式肉制品工业化程度较高,主要产品有方腿、圆腿为主的西式火腿类产品以及红肠、小红肠为主的灌肠类产品和培根、色拉米等其他西式产品。由于各类产品的加工条件和保质要求不同,这些熟肉制品的软包装形式和技术各不相同,以下对主要的熟肉制品软包装技术作介绍。

    1.蒸煮袋和软罐头包装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蒸煮袋、软罐头对熟肉制品等进行包装技术的研究,软罐头材料主要由PET/AL/CPP三层复合,而透明蒸煮袋则由PET/CPP或者PA/CPP为主。由于铝箔构成的软罐头阻隔性和避光性能良好,软罐头真空包装的肉制品经高温杀菌后能在常温下保存6-12个月。加上包装携带方便、开启容易,所以有一定的消费市场,产品有蹄膀、烧鸡、酱鸭等中式传统肉禽制品。由于经高温杀菌处理,产品风味劣化、质构酥烂、罐头味重是蒸煮袋和软罐头包装的通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包装产品的发展市场。PET/CPP或者PA/CPP二层材料构成的透明蒸煮袋由于阻隔性不高,包装的肉制品容易氧化变质,所以保质期不长。目前透明的高阻隔性包装材料是国际上开发的重点,如MXD6尼龙、EVOH复合膜以及氧化硅(SiOx)系列的蒸镀薄膜的开发,使商品的陈列性和保护性大大提高,超高温杀菌、超高压杀菌以及辐照、微波等新杀菌技术的开发应用,为这些材料的应用提供用武之地,我们应重视这些透明性好、阻隔性高的国内空白的软包装材料的研发。

    2.无菌包装和半无菌包装

    无菌包装和半无菌包装技术最先开发应用在西式肉制品上,采用无菌的软包装材料,在无菌的环境下对经灭菌处理后的肉制品进行包装,可以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产品在低温的条件下流通,西式的圆腿、方腿以及切片西式肉制品由于固体食品的无菌处理较困难,所以大多采用半无菌化包装技术,包装材料有EVOH、PVDC、PE、PA等材料复合共挤而成的高阻隔性多层无菌薄膜或片材等,复合热收缩薄膜也多采用在无菌包装方面。中式肉制品的无菌包装、半无菌包装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此种技术的突破,将为中式肉制品保持原汁原味的风味,延长保质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3.巴氏灭菌包装   

    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低温肉制品,其中关键技术是低温肉制品的保质技术,低温肉制品由于最大限度保持了产品的营养和风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低温肉制品保质关键技术之一是巴氏灭菌包装,即产品在包装以后再经过加热巴氏灭菌后迅速冷却,以消除在包装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这类肉制品包装可适用于大部分的中西式肉制品,软包装材料以透明性的高阻隔性复合薄膜和片材为主,同时可以经巴氏加热灭菌处理的复合热收缩材料也将会有很广的应用,除了真空包装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成型一充填一封口系统也会有很大的发展。   

    4.肠衣类包装   

    80年代采用聚偏氯乙烯(PVDC)为主的薄膜肠衣充填灌肠,经高温杀菌处理的火腿肠开始在我国出现,90年代时出乎意料地发展成占据国内肉制品产量半壁江山的拳头产品,然而PVDC肠衣和火腿肠充填打卡包装机却主要依赖日本进口,重复引进的生产线高达600条以上。火腿肠的风行有其市场和国情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软包装行业错失了当时的机遇,但是作为高温肉制品的火腿肠不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而肠衣软包装类的低温灌肠肉制品、发酵肉制品、高水份低盐膨胀制品将是发展的方向,各种人造纤维肠衣、高阻隔性复合肠衣、热收缩肠衣等软包装材料以及相应的充填包装设备的技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

    21世纪中国的肉类工业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前朝,对于软包装行业也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机,世界范围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HACCP系统在食品领域中的推广,加上高科技、结构多元化、食用方便化的肉类工业对软包装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国内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和新产品研发,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要

    食品、药品的保质和货架寿命延长方面显示着极为优异的性能,几十年来PVDC作为高阻隔包装材料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尽管还有EV-OH和PAN两种材料,但是它们在高湿度环境下高阻隔性能明显下降而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相似PA(算不上严格定义下的阻隔材料)也无法取代PVDC优异的高阻隔性对内容物的包装保护功能,而且通常作法还需要通过用PVDC涂布工艺来完善其包装性能。

TOP
10#

我想这个一方面是市场环境的问题,市场环境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一个是企业家的个人素质和眼光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缺乏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试想市场环境健康,民营企业管理灵活,再加上我们自己国家巨大的内需市场,是没有理由不成功的。各行各业都这个道理。

TOP
11#

一个品牌的兴衰荣辱,与领头人的自身素质战略眼光密不可分,事件的存在有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TOP
12#

斑竹过虑了,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这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这与当前国人(特别是统治阶层)急功近利的心态紧密相关.在当前谁不在考虑多赚钱啊?哪里管他民族工业的死活.再说,你看看香港的繁荣与富强,被殖民了百年,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大陆低了?香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外来的并不一定可怕,只要本着"发展经济,造福人民大众"就行了,
TOP
13#

一针见血啊。

TOP
14#

我想肉制品行业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该多向乳品行业的企业学习学习。

在乳品行业虽然发展时间不长,却十分红火,在国内也形成了几大巨头相拒抗衡的局面。前些年国外的大企业也来中投资乳业,但时间不长,都以效益不好而撤股或退出。目前乳品行业仍然是国内品牌为主,并且除了全国性的品牌(如伊利、蒙牛、光明)外,在其它一定的区域内都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地方性乳品企业。

肉制品在中国发展已经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还不能形成自已的特色呢?主要还是我们肉制品行业的技术人员过于保守,没有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加以利用改造,成为适合我们国情的有特点的东西。在产品上过于强调产品的成本和利润,恶性竟争,没有做出让老百姓信任的产品来,从而失去市场。

TOP
15#

去年的时候我曾经想过用自己创新的理论搞一个肉制品的加工厂.但是因为很多原因,如我还是一个大三学生还有一年才毕业,在经验和资金方面都是非常欠暂的..

在导师的指导下,曾经有想过找风险投资家,但是我又没有条件和成本做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和创业说明书.

所以后来我的这个创新理论都还是一直拖着.希望以后有一天可以成为现实.

今天看了这个[讨论]让我感触万分,我得重新审视自己.以前我自己的定论是:双汇在市场占有率这么高的情况,利润应该不错.谁知这样了....

谢谢楼主.它引发了我自己的思维.

[em01][em0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