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食品重大新闻! [复制链接]

211#

警惕有毒物质“花红粉”暗藏在食品添加剂里

   从检验检疫部门获悉,据日本厚生省网站通报,除甜蜜素、苏丹红和微生物检测外,日方开始检测食品中禁用的若丹明B添加剂(俗称花红粉),并在输日熟制禽肉产品中检出,一批相关货物被退运。
    据了解,这是继去年苏丹红事件后又一起因使用禁用添加剂而导致的退货事件。对此,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将加大对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提醒企业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特别是严格控制新的添加剂品种,不得含有化工染料等禁用成分。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应注意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日本等进口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有关政策和技术情况的了解,以便及时掌握动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若丹明B(RhodamineB)是一种红色碱性荧光染料,俗称花红粉、蔷薇红、玫瑰精,有鲜明的色彩和良好的光稳定性,主要用于染色羊毛和丝织品、制造荧光棒等,人体摄入后会刺激眼睛、鼻、咽喉、肺部、肠道,影响中枢神经并有一定致癌性。目前,在食品中已禁止使用。

 检验检疫部门提醒,企业应注意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日本等进口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有关政策和技术情况的了解,以便及时掌握动态,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若丹明B(RhodamineB)是一种红色碱性荧光染料,俗称花红粉、蔷薇红、玫瑰精,有鲜明的色彩和良好的光稳定性,主要用于染色羊毛和丝织品、制造荧光棒等,人体摄入后会刺激眼睛、鼻、咽喉、肺部、肠道,影响中枢神经并有一定致癌性。目前,在食品中已禁止使用。

TOP
212#

镇江恒顺集团与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厂合资扩建香醋项目

   恒顺集团与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厂合资扩建香醋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其中一期工程20万吨香醋扩产项目总投资7500万美元。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恒顺占51%,新方占49%。一期工程计划10月份开工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可使恒顺香醋的国内市场份额从现在的3%提高到10%左右

TOP
213#

国家加强应对食品安全

   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专家认为,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近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挂牌,将使我国应对食品安全的能力大             

大提高,“有抗食品”有望现出“原形”。

 

 据了解,该中心已经掌握了苏丹红、孔雀石绿、吊白块、果蔬农药残留等多方面的高效监测方法。他们正在进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新课题的分析和研究。

 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对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授权。在授权的检验产品范围内,该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业务工作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监督和指导,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中国计量认证的缩写)”标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法律责任由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承担。主要检验产品为食品,授权证书编号为:(2006)国认监认字(299)号。

 国家认监委要求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公正、科学、准确。

 近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挂牌,将使我国应对食品安全的能力大     

大提高,“有抗食品”有望现出“原形”。

 

 据了解,该中心已经掌握了苏丹红、孔雀石绿、吊白块、果蔬农药残留等多方面的高效监测方法。他们正在进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新课题的分析和研究。

 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对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授权。在授权的检验产品范围内,该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业务工作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监督和指导,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中国计量认证的缩写)”标志。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的法律责任由北京市海淀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承担。主要检验产品为食品,授权证书编号为:(2006)国认监认字(299)号。

 国家认监委要求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公正、科学、准确。

TOP
214#

柑橘橙汁产业迎来做大做强机遇

    库区农民种果升温
  “今年,我们这里的农民种植加工型柑橘又有积极性了!”日前,忠县果业局副局长牟其林说,“橙汁的市场需求给库区柑橘产业带来了发展动力”。
     牟其林说,忠县乌阳镇地处长江边,1998年以来,农民种植了2000亩标准化果园。今年,见美国博富文公司等要进入忠县发展橙汁加工产业,镇里乘势组织农民对4000亩不规范的果园进行了完善,并着手新建4000亩果园,规划明年再建5000亩,使加工型标准化果园总规模达到1.5万亩,成为农业产业化中最大的一项产业。
  “这是库区农村移民的一项优势产业!”乌阳镇高寨村党支部书记冉隆强说,几年前,发动村民建标准化果园时,阻力很大。今年不同了,大家的积极性相当高。


   这是为啥?
  冉解释说,一是市场的拉动,让村民看到了国际国内市场对橙汁的强大需求,知道种加工型的柑橘不愁销路;二是见有两家龙头企业(三峡建设集团、美国博富文公司)进来建现代化的橙汁加工厂,有了龙头企业的支撑;三是政府扶持这一产业的专项资金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园的资金;四是前几年建的标准化果园已投产,种植加工型柑橘显现出了效益。
     忠县原规划建6.5万亩加工型柑橘果园,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目前已修改规划,扩大到15万亩,预计可年产36万吨柑橘。这些柑橘通过加工增值后,将形成年产值达21亿多元的一项大产业。

  大发展的机遇来临
  “库区应创新思路,将柑橘橙汁产业做大做强。”日前,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总裁明方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大发展的机遇将来临。
  机遇之一: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大幅攀升。
  国际市场上橙浓缩汁的价格在大幅攀升。目前,橙浓缩汁的价格已从去年的每吨7000多元上涨到约1.9万元。
     明方成说,2005年,一直影响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晴雨表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历了三次飓风,造成柑橘大量减产。这样,美国不但不能出口,还需要进口,造成供求关系的紧张。再加上世界最大的橙浓缩汁出口国巴西因病虫害的原因,砍掉了相当数量的柑橘树。
    有专家预测,未来三五年内,橙浓缩汁的价格将居高不下。
   明方成说,这就给三峡库区发展柑橘橙汁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机遇之二: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据农业部200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柑橘人均占有量仅9公斤左右,消费橙汁0.1公斤,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认为,从世界柑橘业发展趋势来看,柑橘的鲜果消费和柑橘加工制品(主要是橙汁)的消费量都在稳步增加,但今后橙汁消费增长会更快。
   业内人士分析,今后的10年至20年,我国人均果汁的年消费量会达到现今的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即2至3公斤。
   目前,国内对橙汁的消费已经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近些年,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这个增长量,则需要每年有10万吨的鲜果来保证。
   我国现有的4000家左右的果汁饮料厂商中,生产橙汁饮料的占40%以上,且柑橘汁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已超过国产量的10倍以上。
   除国内市场对橙汁消费需求在快速增长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对橙汁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这些地区基本不产柑橘。
   明方成说,市场需求必然刺激生产。国内及国际市场对橙浓缩汁的需求增大,这给世界上最适宜柑橘种植区域之一的三峡库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发展之优势
   三峡库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种植适宜加工橙汁的柑橘,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气候土壤成就最优种植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的气候适宜柑橘种植,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冬无严寒,特别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大水体的热效应,可使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更有利于多数柑橘品种的种植。
   库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区域,年均温度17.8—18.9℃,年日照1100—1650小时,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矿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土壤具有较高的钾素供给能力。
   最适宜种植优质柑橘的区域,在重庆库区有100余万亩的面积。

   加工龙头企业全国规模最大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这是农业产业化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在三峡库区,橙汁加工的龙头企业为全国规模最大。
   2002年,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与万州签订了合作建设《三峡库区10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协议书,控股三峡果业集团公司,联手打造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中心。
   首期3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从200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从意大利引进的柑橘榨汁、浓缩生产线于2003年建成投产,达到年加工20万吨柑橘能力。
   2004年,由三峡建设集团公司在忠县建的年加工5万吨的生产线建成并试生产。
   近日,美国博富文公司也看好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进入忠县,目前正在进行首期年加工10万吨生产线的建设,最终将达到20万吨的年加工生产能力。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三峡库区已被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发展中,必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在国务院三建委制定的库区产业发展规划中,柑橘被列为四大产业之一;并且列出了专项发展资金,扶持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在库区扶持发展40万亩优质柑橘。

   三大制约因素
   库区柑橘橙汁产业链的发展,虽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落后栽培种植技术导致产量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峡库区柑橘虽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但只是世界每亩1000公斤平均产量的67%。  导致库区柑橘单产低、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果园的标准不高,种植技术落后。
  二是现有的土地经营体制制约规模化生产。
  前不久,记者在忠县涂井乡友谊村新建的标准化加工型柑橘果园采访时发现,数百亩的果园里有种植农户上百家,而每户只有1亩到5亩不等。
  这种因土地经营体制的制约,影响了柑橘规模化种植。
  三是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农民规模化种植受限。
  要想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保证加工果的品质,就得建高标准的果园。忠县果业局柑橘专家牟其林说,按照美国施格兰在忠县建的标准示范园的要求,除品种要优外,栽种的地得进行改造,每株的窝要打直径80厘米、深度150厘米的坑,在坑中施足底肥后再栽上苗子。在果园里,还要配套建设路、灌溉设施等。建1亩果园,得一次性投资3000元左右。
  这样高的投资,对库区的农民来说,要自己投资建标准化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园,是非常困难的。

  用新机制发展柑橘橙汁产业
  要把柑橘橙汁产业发展成年产值数十亿元、数十万人就业的一项支柱产业,便得破除制约因素,把市场-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这一产业链条有机地连接起来。

  如何连接?靠创新机制。
  首要的是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适度规模的标准化果园建设,必须打破目前这种一家一户小生产格局,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忠县果业局副局长牟其林说,目前忠县正在进行试点,让农民把土地作为股份,集中到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或业主手中。
  他认为,这种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才能保证建园的质量,技术的到位,达到果园预期的单产,保证果子的品质。
   其次是投入机制的创新。每亩3000元的建园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单靠国家的投入不行;靠农民投入,也不现实。
   对此,有专家建议:可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三是产业链条机制的创新。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焦必宁认为,橙汁产业化经营必须建立起加工龙头企业+基地(业主和种植大户经营)+农户(主要是入股)的产业链条机制,才能保证原料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一体化,在市场上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第四是结构调整的创新。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橙汁加工原料主要是中熟品种,所以导致每年的加工时间只有3个月。而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由于是早、中、晚熟品种配套,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有鲜果可采摘,其加工时间延长到7个月左右。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吴厚玖指出,目前柑橘的品种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柑橘汁加工原料基地的建设中,应合理地进行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种植,延长鲜果的采摘期。
   除新建原料基地需要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外,目前库区已有的基地也应进行改造,在改造中进行适合加工品种结构的调整。


   这是为啥?
  冉解释说,一是市场的拉动,让村民看到了国际国内市场对橙汁的强大需求,知道种加工型的柑橘不愁销路;二是见有两家龙头企业(三峡建设集团、美国博富文公司)进来建现代化的橙汁加工厂,有了龙头企业的支撑;三是政府扶持这一产业的专项资金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建园的资金;四是前几年建的标准化果园已投产,种植加工型柑橘显现出了效益。
     忠县原规划建6.5万亩加工型柑橘果园,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目前已修改规划,扩大到15万亩,预计可年产36万吨柑橘。这些柑橘通过加工增值后,将形成年产值达21亿多元的一项大产业。

  大发展的机遇来临
  “库区应创新思路,将柑橘橙汁产业做大做强。”日前,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总裁明方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因为大发展的机遇将来临。
  机遇之一: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大幅攀升。
  国际市场上橙浓缩汁的价格在大幅攀升。目前,橙浓缩汁的价格已从去年的每吨7000多元上涨到约1.9万元。
     明方成说,2005年,一直影响国际市场橙浓缩汁价格晴雨表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历了三次飓风,造成柑橘大量减产。这样,美国不但不能出口,还需要进口,造成供求关系的紧张。再加上世界最大的橙浓缩汁出口国巴西因病虫害的原因,砍掉了相当数量的柑橘树。
    有专家预测,未来三五年内,橙浓缩汁的价格将居高不下。
   明方成说,这就给三峡库区发展柑橘橙汁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机遇之二: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据农业部200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柑橘人均占有量仅9公斤左右,消费橙汁0.1公斤,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认为,从世界柑橘业发展趋势来看,柑橘的鲜果消费和柑橘加工制品(主要是橙汁)的消费量都在稳步增加,但今后橙汁消费增长会更快。
   业内人士分析,今后的10年至20年,我国人均果汁的年消费量会达到现今的世界人均消费水平,即2至3公斤。
   目前,国内对橙汁的消费已经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近些年,国内市场的需求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而这个增长量,则需要每年有10万吨的鲜果来保证。
   我国现有的4000家左右的果汁饮料厂商中,生产橙汁饮料的占40%以上,且柑橘汁主要依靠进口,进口量已超过国产量的10倍以上。
   除国内市场对橙汁消费需求在快速增长外,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地对橙汁的消费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这些地区基本不产柑橘。
   明方成说,市场需求必然刺激生产。国内及国际市场对橙浓缩汁的需求增大,这给世界上最适宜柑橘种植区域之一的三峡库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发展之优势
   三峡库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种植适宜加工橙汁的柑橘,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气候土壤成就最优种植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究员沈兆敏的研究认为,三峡库区的气候适宜柑橘种植,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冬无严寒,特别是三峡库区蓄水后,大水体的热效应,可使冬季变暖,夏季变凉,更有利于多数柑橘品种的种植。
   库区海拔500米以下的区域,年均温度17.8—18.9℃,年日照1100—1650小时,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壤以紫色土为主,矿质营养丰富,尤其是土壤具有较高的钾素供给能力。
   最适宜种植优质柑橘的区域,在重庆库区有100余万亩的面积。

   加工龙头企业全国规模最大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这是农业产业化的一条基本规律。目前,在三峡库区,橙汁加工的龙头企业为全国规模最大。
   2002年,中国最大的果汁饮料企业———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与万州签订了合作建设《三峡库区10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协议书,控股三峡果业集团公司,联手打造亚洲最大的柑橘深加工中心。
   首期30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项目从200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从意大利引进的柑橘榨汁、浓缩生产线于2003年建成投产,达到年加工20万吨柑橘能力。
   2004年,由三峡建设集团公司在忠县建的年加工5万吨的生产线建成并试生产。
   近日,美国博富文公司也看好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优势,进入忠县,目前正在进行首期年加工10万吨生产线的建设,最终将达到20万吨的年加工生产能力。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三峡库区已被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发展中,必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
   在国务院三建委制定的库区产业发展规划中,柑橘被列为四大产业之一;并且列出了专项发展资金,扶持库区柑橘产业的发展。
   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在库区扶持发展40万亩优质柑橘。

   三大制约因素
   库区柑橘橙汁产业链的发展,虽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落后栽培种植技术导致产量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峡库区柑橘虽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但只是世界每亩1000公斤平均产量的67%。  导致库区柑橘单产低、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果园的标准不高,种植技术落后。
  二是现有的土地经营体制制约规模化生产。
  前不久,记者在忠县涂井乡友谊村新建的标准化加工型柑橘果园采访时发现,数百亩的果园里有种植农户上百家,而每户只有1亩到5亩不等。
  这种因土地经营体制的制约,影响了柑橘规模化种植。
  三是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农民规模化种植受限。
  要想达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保证加工果的品质,就得建高标准的果园。忠县果业局柑橘专家牟其林说,按照美国施格兰在忠县建的标准示范园的要求,除品种要优外,栽种的地得进行改造,每株的窝要打直径80厘米、深度150厘米的坑,在坑中施足底肥后再栽上苗子。在果园里,还要配套建设路、灌溉设施等。建1亩果园,得一次性投资3000元左右。
  这样高的投资,对库区的农民来说,要自己投资建标准化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园,是非常困难的。

  用新机制发展柑橘橙汁产业
  要把柑橘橙汁产业发展成年产值数十亿元、数十万人就业的一项支柱产业,便得破除制约因素,把市场-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这一产业链条有机地连接起来。

  如何连接?靠创新机制。
  首要的是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适度规模的标准化果园建设,必须打破目前这种一家一户小生产格局,通过一种新的机制,把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忠县果业局副局长牟其林说,目前忠县正在进行试点,让农民把土地作为股份,集中到有经营能力的种植大户或业主手中。
  他认为,这种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才能保证建园的质量,技术的到位,达到果园预期的单产,保证果子的品质。
   其次是投入机制的创新。每亩3000元的建园投入,不是一笔小数目,单靠国家的投入不行;靠农民投入,也不现实。
   对此,有专家建议:可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第三是产业链条机制的创新。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焦必宁认为,橙汁产业化经营必须建立起加工龙头企业+基地(业主和种植大户经营)+农户(主要是入股)的产业链条机制,才能保证原料生产、加工、市场销售的一体化,在市场上形成长久的竞争力。
   第四是结构调整的创新。目前,三峡库区内的橙汁加工原料主要是中熟品种,所以导致每年的加工时间只有3个月。而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由于是早、中、晚熟品种配套,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都有鲜果可采摘,其加工时间延长到7个月左右。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副所长吴厚玖指出,目前柑橘的品种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柑橘汁加工原料基地的建设中,应合理地进行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种植,延长鲜果的采摘期。
   除新建原料基地需要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外,目前库区已有的基地也应进行改造,在改造中进行适合加工品种结构的调整。
TOP
215#

葡萄酒欲取代白酒 但普及步子仍显蹒跚

   在日前南京举办的一次郝柏湾澳洲干红品酒会上,一批著名的品酒师认为,中国葡萄酒的年人均消费量只有0.4升,而发达国家的葡萄酒年人均消费量在20升以上,而最近几年,葡萄酒在中国的销售量每年以30%的幅度在上升,所以,葡萄酒市场广阔,将逐步取代白酒盛行市场。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葡萄酒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到去年,全国葡萄酒被喝掉100多亿元,国内也出现了几个大型葡萄酒企业和一大批普通葡萄酒企业。从1994年到2000年,相比于世界年产量6.5%的增长率,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了61.8%。专家断言,到2006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尽管葡萄酒每年以两位数的增幅在上升,年消费量也只有区区43万吨,与800万吨的白酒和数千万吨的啤酒相比,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实在微乎其微,因此,有专家认为,葡萄酒在中国取代白酒将是十分漫长的过程。

    专家认为,葡萄酒的营销阻碍了葡萄酒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葡萄酒经销商都在极力宣扬着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以及所代表的高雅生活方式,这就把普通百姓给唬住了。另外,干红、干白等品种高昂的价格也不利于葡萄酒的普及,以国内的一瓶普通干红计,简单测算其出厂时的实际成本也就在10元左右,但由于国内愈演愈烈的买店、进场等经营费用奇高,其终端售价超过100元也不足为奇。而在国外几元一瓶的葡萄酒,到中国卖到上百元的也比比皆是。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个价格,高端定位的文化宣传就成了烟幕弹。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葡萄酒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到去年,全国葡萄酒被喝掉100多亿元,国内也出现了几个大型葡萄酒企业和一大批普通葡萄酒企业。从1994年到2000年,相比于世界年产量6.5%的增长率,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了61.8%。专家断言,到2006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将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尽管葡萄酒每年以两位数的增幅在上升,年消费量也只有区区43万吨,与800万吨的白酒和数千万吨的啤酒相比,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实在微乎其微,因此,有专家认为,葡萄酒在中国取代白酒将是十分漫长的过程。

    专家认为,葡萄酒的营销阻碍了葡萄酒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葡萄酒经销商都在极力宣扬着自己的高品质、高品位以及所代表的高雅生活方式,这就把普通百姓给唬住了。另外,干红、干白等品种高昂的价格也不利于葡萄酒的普及,以国内的一瓶普通干红计,简单测算其出厂时的实际成本也就在10元左右,但由于国内愈演愈烈的买店、进场等经营费用奇高,其终端售价超过100元也不足为奇。而在国外几元一瓶的葡萄酒,到中国卖到上百元的也比比皆是。为了让消费者接受这个价格,高端定位的文化宣传就成了烟幕弹。

TOP
216#

老抽酱油可以保护心脏

  日前,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人员在测试了20多种亚洲食品调味料和中草药后发现,黑酱油(俗称老抽)在人体内产生的抗氧化作用比红酒高出10倍,比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高出150倍,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保健功效。

 负责这项研究的国大生物化学系主任贝烈炜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在进行了一系列人群试验后发现,黑酱油有助于防止自由基对血管造成破坏,降低因动脉硬化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

 据了解,研究人员此次发现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酱油是黑酱油(老抽),而非淡酱油(生抽),这两种都属于酿造酱油。淡酱油以黄豆和面粉为原料发酵而成;黑酱油则是在淡酱油中加入焦糖,适于烹调红烧肉、卤制食品及其他深色菜肴。

 贝烈炜教授介绍,自由基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副产物,是导致衰老、癌症、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的罪魁祸首。此次,研究人员将进行多种试验,尝试找出黑酱油中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能够消灭自由基的物质。

 尽管黑酱油能够在人体中产生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但并不表示人们应该大量食用黑酱油。贝烈炜教授提醒人们,大量食用黑酱油也可能有害,因为酱油的含盐量很高,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等疾病。他们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适当增加酱油的分量,然后才能确定具体食用多少黑酱油才会对身体最有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在正常范围内用黑酱油代替食盐,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负责这项研究的国大生物化学系主任贝烈炜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在进行了一系列人群试验后发现,黑酱油有助于防止自由基对血管造成破坏,降低因动脉硬化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

 据了解,研究人员此次发现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酱油是黑酱油(老抽),而非淡酱油(生抽),这两种都属于酿造酱油。淡酱油以黄豆和面粉为原料发酵而成;黑酱油则是在淡酱油中加入焦糖,适于烹调红烧肉、卤制食品及其他深色菜肴。

 贝烈炜教授介绍,自由基是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的副产物,是导致衰老、癌症、心脏病、白内障等疾病的罪魁祸首。此次,研究人员将进行多种试验,尝试找出黑酱油中具有抗氧化作用和能够消灭自由基的物质。

 尽管黑酱油能够在人体中产生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但并不表示人们应该大量食用黑酱油。贝烈炜教授提醒人们,大量食用黑酱油也可能有害,因为酱油的含盐量很高,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等疾病。他们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适当增加酱油的分量,然后才能确定具体食用多少黑酱油才会对身体最有益。但对消费者来说,在正常范围内用黑酱油代替食盐,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TOP
217#

以上新闻为2006-07-25日更新!
TOP
218#

警惕:大量饮用冰镇饮料容易诱发中暑

   广州昨日挂出橙色高温警告,市内各大医院急诊科也进入了紧张状态。据各大医院介绍,昨日因中暑就医者还不是很多,但在炎热天气下还需警惕热抽筋、热晕厥和热衰竭。

    医院急诊收治的中暑患者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据广医三院急诊科医生介绍,他们昨天一上午就收治了9名主述有头晕、发烧、手脚乏力等中暑症状的病人。

    根据医生的经验,炎夏季节中暑多数发生在交警、保洁员、民工等特殊岗位的人群中,这些人经常顶着烈日在户外工作,体力消耗大,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专家提醒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在烈日下暴晒,工作时应戴上遮阳的宽沿帽,随身携带湿毛巾、冰袋等防暑;要多喝加盐的温热水,但千万不可图一时之快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以防毛孔收缩宣泄不畅,导致散热困难而诱发中暑。

    需要提醒的是,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下也会发生中暑,尤其是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千万别闷在室内。

    饮食清淡居室通风防“情绪中暑”

    专家介绍,天气太热,情绪可能也会“中暑”。广州邮电医院门诊部主任钟飞燕说,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在35℃以上高温高热的天气下,人比较容易冲动,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这就是“情绪中暑”。钟飞燕说,“情绪中暑”主要是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专家提醒,预防“情绪中暑”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绿茶、金银花露等清火的食物和饮料;保持居室通风,中午室外气温高,宜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等等。

    医院急诊收治的中暑患者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据广医三院急诊科医生介绍,他们昨天一上午就收治了9名主述有头晕、发烧、手脚乏力等中暑症状的病人。

    根据医生的经验,炎夏季节中暑多数发生在交警、保洁员、民工等特殊岗位的人群中,这些人经常顶着烈日在户外工作,体力消耗大,是中暑的高发人群。

    专家提醒户外工作者,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在烈日下暴晒,工作时应戴上遮阳的宽沿帽,随身携带湿毛巾、冰袋等防暑;要多喝加盐的温热水,但千万不可图一时之快大量饮用冰镇饮料,以防毛孔收缩宣泄不畅,导致散热困难而诱发中暑。

    需要提醒的是,在密闭不通风的环境下也会发生中暑,尤其是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千万别闷在室内。

    饮食清淡居室通风防“情绪中暑”

    专家介绍,天气太热,情绪可能也会“中暑”。广州邮电医院门诊部主任钟飞燕说,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在35℃以上高温高热的天气下,人比较容易冲动,会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这就是“情绪中暑”。钟飞燕说,“情绪中暑”主要是高温天气影响了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

    专家提醒,预防“情绪中暑”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绿茶、金银花露等清火的食物和饮料;保持居室通风,中午室外气温高,宜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等等。

TOP
219#

热点关注:食品投诉排行榜前“十名”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投诉举报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该中心共接到关于食品类的申诉和咨询913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8.1%。

    据悉,排在投诉量前十位的食品依次为:饮料、乳制品、食用油、方便食品、调味品、白酒、蜂产品、糕点及饼干、大米和冷冻产品。其中,以饮料和乳制品投诉最为集中,饮料多达169件,占食品类投诉总量的18.5%,同比增加72.6%;乳制品多达153件,占投诉总量的16.8%,为去年同期的350%。

    据悉,排在投诉量前十位的食品依次为:饮料、乳制品、食用油、方便食品、调味品、白酒、蜂产品、糕点及饼干、大米和冷冻产品。其中,以饮料和乳制品投诉最为集中,饮料多达169件,占食品类投诉总量的18.5%,同比增加72.6%;乳制品多达153件,占投诉总量的16.8%,为去年同期的350%。

TOP
220#

北京市食品业“十一五”规划出台

  “十一五”,北京食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围绕北京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文化内涵,紧抓奥运契机;以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健康为前提,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以资源节约循环发展为模式,以结构调整升级为主线,以发展高端产业为目标,有效发挥产业在扩大就业、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的服务功能。

 北京食品产业“十—五”的发展目标为:总量目标是总产值到2008年达到450亿元,到2010年力争突破500亿元;创新目标是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建自主品牌,淘汰高耗能、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布局调整目标是要逐步由市区向具有环境和资源优势的郊区县扩展,在城市周边地区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食品产业基地。同时,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还明确了北京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饮料行业   北京软饮料行业将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等。酒业要重点支持名牌、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乳品行业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品质的液体奶、酸奶等乳制品,加快新产品开发,建立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方便和功能性食品行业   方便食品要重点发展速冻、微波、保鲜、休闲、调味食品和快餐等,不断提高消费者一日三餐中工业食品的比例。重点发展功能性和生物保健食品,积极开发符合营养、健康的定型包装食品;在发展传统豆制品的同时,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功能性大豆深加工产品。同时,重点开发以生物多肽、低聚糖、异黄酮等有效功能因子明确的第三代保健(功能)食品,在开发生物保健食品、生物发酵食品深加工等高端技术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奥运特色旅游纪念食品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搞好有北京特色奥运会的饮食和奥运旅游纪念食品的策划、研发和供应;积极发展食用野生菜、干果等特色产品深加工,开发旅游食品。

 肉类加工业   加快集约、规模化和安全体系的整合,形成原料基地化、加工标准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现代化的肉食生产企业新格局。构建农业养殖业、肉食加工与肉食物流业、肉食零售业、餐饮业一条龙安全生产链体系。大力发展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和熟肉精制品。

 粮油加工、饲料及调味品业   要加速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包产品。

 北京对重点领域发展将采取的措施有:

 第—,大力发展北京品牌产品,在未来5-10年内,力争树立几个国际知名的食品品牌形象。

 第二,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做到四点:一是构建食品生物技术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二是鼓励大型食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建立10个国家级或市级的食品企业技术中心。三是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点开发生物技术、冷冻速冻技术、真空包装技术等。四是加强以高科技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生态食品产业基地。

 第四,积极开发有机食品,重点做好高新生物技术的攻关,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及安全、健康的婴幼儿食品等,不断拓宽有机食品营销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第五,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市场运作,金融机构支持”的投资融资模式,鼓励企业吸纳城乡就业人员,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协调服务作用。

 北京食品产业“十—五”的发展目标为:总量目标是总产值到2008年达到450亿元,到2010年力争突破500亿元;创新目标是加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建自主品牌,淘汰高耗能、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布局调整目标是要逐步由市区向具有环境和资源优势的郊区县扩展,在城市周边地区形成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食品产业基地。同时,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还明确了北京食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饮料行业   北京软饮料行业将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茶饮料、功能性饮料等。酒业要重点支持名牌、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乳品行业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高品质的液体奶、酸奶等乳制品,加快新产品开发,建立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方便和功能性食品行业   方便食品要重点发展速冻、微波、保鲜、休闲、调味食品和快餐等,不断提高消费者一日三餐中工业食品的比例。重点发展功能性和生物保健食品,积极开发符合营养、健康的定型包装食品;在发展传统豆制品的同时,重点发展附加值高的功能性大豆深加工产品。同时,重点开发以生物多肽、低聚糖、异黄酮等有效功能因子明确的第三代保健(功能)食品,在开发生物保健食品、生物发酵食品深加工等高端技术领域,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奥运特色旅游纪念食品   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搞好有北京特色奥运会的饮食和奥运旅游纪念食品的策划、研发和供应;积极发展食用野生菜、干果等特色产品深加工,开发旅游食品。

 肉类加工业   加快集约、规模化和安全体系的整合,形成原料基地化、加工标准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现代化的肉食生产企业新格局。构建农业养殖业、肉食加工与肉食物流业、肉食零售业、餐饮业一条龙安全生产链体系。大力发展冷却肉、小包装分割肉和熟肉精制品。

 粮油加工、饲料及调味品业   要加速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包产品。

 北京对重点领域发展将采取的措施有:

 第—,大力发展北京品牌产品,在未来5-10年内,力争树立几个国际知名的食品品牌形象。

 第二,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做到四点:一是构建食品生物技术脬化平台,加强产学研联合,推进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二是鼓励大型食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力争建立10个国家级或市级的食品企业技术中心。三是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点开发生物技术、冷冻速冻技术、真空包装技术等。四是加强以高科技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建立生态食品产业基地。

 第四,积极开发有机食品,重点做好高新生物技术的攻关,开发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及安全、健康的婴幼儿食品等,不断拓宽有机食品营销渠道,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第五,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建立“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市场运作,金融机构支持”的投资融资模式,鼓励企业吸纳城乡就业人员,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协调服务作用。

TOP
221#

有抗食品:隐形杀手

  警钟: “有抗食品”变身“隐形杀手”

 如果你看到转载自《羊城晚报》头版头条的《哗!这BB七种抗生素全耐药》,会有什么感觉?当你得知新生儿科医生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会不会心惊肉跳?

 无独有偶,据今年4月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北京一家知名医院收治了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医生给他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夺去他生命的“杀手”,正是对抗生素产生极强耐药性的“升级版”病菌。

 诸如此类的新闻会不会让你冒出冷汗?

 有关专家指出,新生儿耐药现象可能与准妈妈在孕期、孕前滥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和她们的“有抗食品”有密切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不仅孕妇很讲究产前进补,每天都要吃鸡蛋,喝鸡汤、猪蹄汤和牛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面是利益的驱使,一面是监管的漏洞,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就这样通过餐桌转移,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

 专家认为,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介绍,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会对人体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

 例如,如果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残留在人体内大量积蓄,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虽然“有抗食品”危害重重,但对其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为数不少,而这正是“有抗食品”危害性的可怕之处。通常而言,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日期上,担心不洁食品和变质食品会导致“病从口入”,但却不了解,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祸端。就某种意义而言,“有抗食品”的危害程度猛于医药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针对后者国家已出台强制措施,消费者已有初步具有理性用药的意识,但“有抗食品”至今却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正成为潜移默化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无抗”标识让“杀手”走开

 鉴于“有抗食品”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2003年欧盟监管委员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全面执行禁用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美国FDA也就畜禽养殖业新型抗菌药(包括用作促生长目的的抗菌药)安全性评估提出了一项指导方针,并提供资源来监测抗药性的出现并尽可能地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基于出口的压力,泰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部分执行欧盟的AGP政策。

 爱尔兰Alltech生物技术中心研究人员Lode Nollet指出,欧盟及美国乃至更多的国家、地区对AGP的限制正来自于消费者的压力。

 消费者虽然有安全消费的需求,但却很难人人具备鉴别“有抗食品”的“火眼金睛”,虽然心下惴惴却往往只能无可奈何。

 如何避免消费者再度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有关专家建议借鉴欧盟的做法,大力推行并严格执行农产品标识管理,以便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作出正确选择,保护消费者不被误导和欺骗。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无抗牛奶”、“无抗蜂蜜”等具有相应标识的安全食品上市,消费者可以根据相关标识和品牌进行选择。当前各级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终端的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并及时公示,供消费者选购参考,并加大对违轨者的惩处力度。

 有报道称,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日前已经正式挂牌,“有抗食品”有望现出“原形”。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授权该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标志,并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双重监督和指导,不断其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公正、科学、准确。据了解,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已经掌握了农药残留等多方面的高效监测方法,当前正在进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新课题的分析和研究。

 专家还特别指出,“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专家建议,由于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避免“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是否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识或解说。

 当然,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标识或厂商承诺。这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监控机制并严格执法,同时,当前消费者最好还要多了解一下厂商的相关情况,认真想想它是否真的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真的具备“无抗食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只要多管齐下,“有抗食品”将来就必定能从百姓的餐桌上黯然退出。

TOP
222#

食品安全从包装抓起 QS认证有望年内实施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明显提高,但食品包装产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据悉,我国将加强对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认可工作,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即对食品包装产品进行QS市场准入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该认证将是我国对食品包装制品企业实行的第一个市场准入强制认证制度,其将对食品包装生产企业产生重大影响,预计有1/3的企业将会被淘汰退市。

    据了解,近几年,从食品包装袋(膜)产品到致癌PVC保鲜膜、一次性快餐盒到最近的有毒奶瓶,均发现在包装材料以及印刷油墨的安全卫生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介绍,从去年起,国家对食品包装、容器开展的安全环保认证主要是针对各种食品包装和容器类产品,其中包括有塑料制品、纸制品、复合包装、金属包装、陶瓷包装等21大类139种产品。今年年内,国家将出台食品包装行业的强制性QS认证标准以及实施细则,其中该认证将率先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塑料包装、纸包装和复合包装产品上实行。

    据了解,目前国内塑料类的食品包装(包括容器、工具)约占食用包装的30%,所占份额还在不断上升,其速度要超过纸类食品包装,因此,塑料类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是目前认证的重点。董金狮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对食品包装实行市场准入强制认证制度,预计有1/3企业容易获得认证,有1/3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后能通过认证,还有三成以上企业将面临关闭或转产。

    据透露,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QS认证的具体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正式实施将于下半年开始。董金狮认为,食品包装产品的QS认证细则将会参照我国最新的食品及包装材料标准。据介绍,目前,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塑料)的强制性法规有两个,一个是《食品卫生法》;另一个是针对塑料制品的《食品食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另据悉,我国PVC食品保鲜膜新标准目前正在紧张制定中,去年有关部门已成立中国食品标准委员会,专门对食品包装标准进行修订。业内人士估计该保鲜膜标准有望于年底出台。

    据了解,近几年,从食品包装袋(膜)产品到致癌PVC保鲜膜、一次性快餐盒到最近的有毒奶瓶,均发现在包装材料以及印刷油墨的安全卫生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用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介绍,从去年起,国家对食品包装、容器开展的安全环保认证主要是针对各种食品包装和容器类产品,其中包括有塑料制品、纸制品、复合包装、金属包装、陶瓷包装等21大类139种产品。今年年内,国家将出台食品包装行业的强制性QS认证标准以及实施细则,其中该认证将率先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塑料包装、纸包装和复合包装产品上实行。

    据了解,目前国内塑料类的食品包装(包括容器、工具)约占食用包装的30%,所占份额还在不断上升,其速度要超过纸类食品包装,因此,塑料类食品包装产品的认证是目前认证的重点。董金狮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对食品包装实行市场准入强制认证制度,预计有1/3企业容易获得认证,有1/3企业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后能通过认证,还有三成以上企业将面临关闭或转产。

    据透露,国家质检总局目前对食品包装产品实施QS认证的具体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正式实施将于下半年开始。董金狮认为,食品包装产品的QS认证细则将会参照我国最新的食品及包装材料标准。据介绍,目前,我国对食品及其包装材料(塑料)的强制性法规有两个,一个是《食品卫生法》;另一个是针对塑料制品的《食品食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

    另据悉,我国PVC食品保鲜膜新标准目前正在紧张制定中,去年有关部门已成立中国食品标准委员会,专门对食品包装标准进行修订。业内人士估计该保鲜膜标准有望于年底出台。

TOP
223#

《农产品加工重大关键技术研究》明确 优先发展领域与方向

   针对目前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重点围绕“发展优质专用原料;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综合开发利用程度;提高标准化和产品质量水平;开发技术含量高、市场适销对路和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等目标要求,农业部确定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领域和发展方向。
 稻米加工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一是研究、生产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发芽糙米、留胚米、高纯度米蛋白、米淀粉脂肪替代物、米糠多糖、米糠油、稻壳可降解环保餐盒等高附加值产品;二是研究开发米饭、米线、营养强化米等传统大米主食品的加工技术与装备;三是研究与建立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至2010年,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达到45%以上,标准一等以上大米占总量90%左右,优质品牌大米供应量占全国城镇大米年消费总量的15%—20%左右。
 小麦加工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一是适合加工面包、饼干、蛋糕、馒头和面条等加工专用小麦品种的筛选和优质原料示范基地建设;二是优先发展食品专用粉、营养强化面粉、预配粉以及重点发展传统面制主食品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实现中式配餐、学生营养配餐及大众面制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三是开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培育和发展我国小麦加工业龙头企业,打造全国名牌产品,提高产业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程度。至2010年,小麦专用粉加工量达到面粉总加工量18%左右。日处理小麦20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达到50%;小麦副产品及综合利用率提高到10%左右。
 油菜加工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一是发展高产“双低”、专用高芥酸、高油酸、高硬脂酸等品种,建立加工专用原料基地;二是开发和推广菜籽干法脱皮、低温冷榨、膨化浸出、低温脱溶、物理精炼等制油新技术、新设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三是利用菜籽饼粕、皮壳等副产品,开展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生物柴油、润滑油、油墨涂料等新产品;四是研究与建立油菜加工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至2010年,油菜籽加工设备国产化能力由70%提高到90%左右,脱皮、低温压榨、膨化浸出等制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TOP
224#

国际投资公司欲在蓬莱建世界最大樱桃加工基地

  上海熙可国际商业有限公司有意在蓬莱市投资兴建一处年加工果品2万吨的甜樱桃加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甜樱桃加工基地。

 据悉,上海熙可国际商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美国知名企业独资发展果品加工等多种产业的国际投资公司。经过对蓬莱市的实地考察,该公司认为蓬莱市具备适宜樱桃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又拥有130多年的樱桃种植历史和经验,欲兴建集生产、加工于一体的果品加工基地。

TOP
225#

“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期限只有3年

    走进超市,不少食品包装上都印上了“绿色食品标志”,从米面到烟酒,从禽蛋到休闲食品,几乎在每个食品分区里都可以找到这个绿色的蓓蕾。消费者也早已注意到这类食品安全标志的保障作用,并以它作为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标志之一。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绿色食品标志”也有它的“保质期”。昨天,记者对这一问题请教了本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的专家。随处可见的标志可信吗

 在超市的各个食品分区里,都可以看到“绿色食品”的标志,高价烟酒、低价小食品、常备米面蛋奶、休闲罐头、饼干,只要百姓餐桌上有的,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绿色品牌”。“这么多的‘绿色’可信吗?会不会审查过程不严格?”“绿色食品究竟比一般食品特殊在哪?”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消费者产生种种疑问。当被问及是否知道这个标志也有使用期限时,多数消费者表示并不知情,同时,他们很想知道如何计算这个“保质期”,当然更想明白相关部门对其监管的力度。

标志保质期只有三年吗

 据介绍,在“绿色食品标志”的绿色蓓蕾下,通常会有一组编号,如“咯咯哒绿色营养鸡蛋”的“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是LB-31-0304060188A,“31”表示食品类别,“0304”表示标志使用的起始年月,“06”表示地区,后面的四位数字表示当年批号。据悉,这个编号的使用期限只有三年,那么记者在本市几个大型超市看到的几种食品:“秦俑学生高钙营养奶粉”,编号为“LB-30-0201359291”;“希波牛肉串”,编号为“LB-30-0303080206”及上文提到的“咯咯哒绿色营养鸡蛋”。它们的“绿色食品标志”到今年7月份都已经超过使用期限。本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对此的解释为,每个经批准的“绿色食品标志”对其使用期限可以申请续报,而后,这类食品的标志编号将有延长半年的包装处理期。这样看来,“希波牛肉串”和“咯咯哒绿色营养鸡蛋”的编号使用最后期限可以分别到今年的9月和10月。而对于“秦俑学生高钙营养奶粉”的编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的实施是从2002年的9月开始的,那么只要是今年3月份之前生产的该产品就没有违规。

标志过期影响产品质量吗

 标志编号过期,究竟属于何种违规行为?会对产品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本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标志过期,意味着该产品在绿色食品行业中违反绿色食品使用要求,即已无权再使用该标志。而这种过期现象,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有问题,但也存在产品不再达标的可能。据了解,“绿色食品标志”的审批过程是对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检查,检查机构要出示指定部门的监测报告,再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进行最后审批,且经审批通过的企业还要每年接受一次指定部门对其基地、环境及产品的年检。因此,只要产品的“绿色食品标志”的编号在使用期内,且产品的生产日期也在这个期限内,消费者就可以信任该产品的质量安全。另外,在辨别“绿色食品标志”方面,还应注意是否有“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标志”的批示语,而一些如瓶酒、鸡蛋等食品表面的绿色标志可使用“绿色食品防伪标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